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捍卫正义仍是高考的惟一圭臬

(2009-06-07 09:53:44)
标签:

杂谈

捍卫正义仍是高考的惟一圭臬
王石川

又是一年高考日,几多牵挂几多思。今天,全国性高考如期进行。

 

 

蓦然回首,恢复高考已有32个年头。每年这个时候,高考都让人牵念多多,感慨多多。犹记得日前热映的电影《高考1977》的主题歌有这样几句歌词:你的不期而至/使顽强的生命有了全新的意义/你的如期而至/让追梦的人们有了登月的天梯/你穿过原野/给干涸的大地多少绿色的希冀/你掠过海天/使澎湃的春潮变成连篇的写意。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高考对考生、家长乃至于国家的意义。


岁月流转,32年来,高考的使命逐渐多元,民众对待高考的心态也日趋成熟,但毫无疑问,在当下,高考仍是国人改变命运的最优途径。无论人们如何臧否高考,高考仍是国家第一考;无论弃考人数如何上升,高考仍是维系人们信念的巨大载体;无论高考体制多么需要改革,高考仍是大多数家庭信赖的国考,而期待改革也是为了保证高考公平。也正因于此,检视32年来的高考路,捍卫公平正义一直是并应该永远是高考的惟一圭臬。


遗憾的是,在当下,不公平的确在侵蚀着高考的肌肤。日前,某门户网站的一项调查显示,高达七成的网民认为身边发生过不少高考不公平现象;仅有3.1%的网民认为,身边未发生过高考不公平现象。也许这一数据不甚全面,但网民的“检举”和忧虑,释放了让人不安的信号,那就是高考不公平的确存在,高考正被非正义所蚕食,民众对此忧心忡忡。事实上,从媒体最近披露的一系列事实也足以证明高考的确存有大量不公平现象,从罗彩霞被顶替到权势子女大肆无理加分,从高考作弊几成产业化到一些教师直接染指作弊,神圣的高考公平被一再玷污,令人叹息。


率先采访罗彩霞事件的中青报记者刘万永说:作为一名通过高考走出农村的记者,我深切体会到高考对农村孩子的重要。高考的冒名顶替是断人前途的无耻行为,甚于谋财害命。遗憾的是,观诸当下,被侮辱和被损害的“罗彩霞”有很多。有学者指出,教育是社会公正的“调节器”之一,如果其本身充满着不公平,不但难以起到调节作用,反过来会加速公众的社会不公正感。斯言诚矣!对于一些贫寒子弟来说,高考称得上是他们改变命运的惟一路径,因此,他们发愤苦读,甚至举全家之力,为的就是通过高考改变命运,如果高考不公平使他们丧失了改变命运的机会,这种打击何其大矣!

 

如果高考被非正义所侵蚀,那些希图通过高考改变命运的子弟,将因而愤怒、绝望,乃至会对整个社会产生不信任和敌视。


既然如此,捍卫公平正义,就必须成为高考所遵守的惟一圭臬。那么该如何捍卫呢?日前,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胡树祥接受记者采访时呼吁,“完善考试立法,严格依法治考,有效维护考试秩序,促进考试公平公正,已经成为当务之急。”捍卫高考公平须从考场开始,这是当然,同时在诸如高考加分、高考试卷批阅透明、高考入学,以及高考户籍制度、高考自主招生等方面同样存在需要公平正义。


据悉,今年报名参加高考的人数约为1020万,其中将有629万人成为走进大学校门的幸运儿。在这里,笔者一方面祝福考生心想事成,另一方面更期待职能部门不遗余力地捍卫公平正义,让所有考生在同一个起点上公平竞争,平等竞技,从而少一些对高考不公平的担忧和焦虑,为此这就需要使高考更公开透明,更易于公众监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