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因问责严厉集体辞职:一场疑似逼宫的撒娇

(2009-05-26 16:30:32)
标签:

杂谈

因问责严厉集体辞职:一场疑似逼宫的撒娇
王石川

自2009年1月以来,湖南涟源市煤炭工业局下辖的48名乡镇安监员,先后以各种理由提出辞职。在外人看来,煤矿安全监管是个肥差。安监员为何集体辞职?记者经过多方调查得知,经济窘迫,只是涟源市乡镇安监站暴露的问题之一,问责严厉、工作没有安全感似乎才是辞职背后的主要原因。(5月25日《中国青年报》)
http://news.sina.com.cn/c/2009-05-25/032217881073.shtml


应该承认,辞职也是一种自由选择,旁人不宜过度置喙。但这起集体辞职事件,分明是一次庞大的行为艺术,它越煞有介事,越让感觉这是一场疑似悲情的狂欢;它越步调一致,越像是蓄谋以久的集体行动。一言以蔽之,这次集体辞职更像是一场疑似逼宫的撒娇,很傻很矫情。这使我想起了一些幼童,他们为了达到目的,通常玩的一个伎俩就是,大人不给糖,他们就不吃饭就哭鼻子就赖在地上不走。


不妨举之以例。湖南娄底涟源市金石乡安监站站长袁军曾连辞三次。比如他在辞职报告中称:身患疾病,请求休假一年。如果铁心诀别安监部门,何不更决绝些?何需埋下日后复出的伏笔?由此可见,辞职不是目的,以辞职相要挟,进行利益博弈才是终极目标。


“受不了蒸汽熏,就别进厨房。”既然一入侯门,就应承受深入海的风险。这48名安监员辞职的理由乍看起来,符合人之常情,比如经济窘迫、问责严厉和无安全感。但实际上这些理由都经不起推敲,有单向失明之嫌。


比如有人称,“仅从工资待遇来说,安监员还不如挖煤的。”且不说这种比较毫无人道和人性,但就工作强度而言,安监员有挖煤的大吗?在一些地方挖媒的风险之大,可谓是提着脑袋下井啊。


一些安监员称,细致甚至繁琐、严厉的考核办法,常令他们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固然,有些规章俨然苛刻,但须知这些都是矿工用命换来的,是血的教训总结出来的。正是因为发生了那么多事故,相关部门才痛定思痛,加强监管,而事实证明这种缜密的制度设计颇有现实价值,数字显示,1993年至2002年,娄底市各类煤矿平均21天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重大事故,每152天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重大事故。近几年在不断下降,2006年死亡66人,2007年死亡34人,2008年人死亡53人。


最充满讽刺意味的是,一些安监员之所以腹诽不已,甚至佯装辞职,很大程度上是缘于失落,是权力旁落后的一次集体报复,是因为权力被套上笼头了,不再那么容易恣意妄为了。如报道所称,娄底市委大力整肃“官煤勾结”黑幕——个别安监站站长仅收受几千元就敢替非法开采的煤矿转为合法矿;少数相继发生过事故的煤矿,矿长送去1000元就可避免停产整顿……对此,业内人士指出,“为了严厉监督安监员,局里才制定那么多制度与考核办法。”显然,当权力寻租不那么顺畅,当“官煤勾结”不太轻易了,就必然转而怀念过去的好日子,也就对当下愤愤不平,这种“觉今非而昨是”的权力留恋症委实太不值得原谅,太值得批判了。


是的,责、权和利应该对等,但是,在责上锱珠必较,在权和利上大谈阔谈,无限索取,这本身就不对等,显然是选择性失明。有安监员说,他们觉得责、权、利完全不对等。还有安监员说,“我们没有执法权”,通过这些赤裸裸的表白,多像是和上峰讨价还价啊。


曾几何时,官场问责很频仍,某县县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为官已属高危行业,搞不好就要铛锒入狱。我们现在是在鸡蛋上跳舞,当太平官的日子已一去不复返了。”实际上,做官如在鸡蛋上跳舞,本应该是一种制度常态,否则“一杯茶、一包烟、一张报纸看半天”,老百姓养你何用?旱涝保收,无压力、无风险,收入优渥,好则好矣,但这种一度成为某一群体的集体素描,越来越行不通了,也不该行得通。


中央党校研究员辛鸣说,现代政治运行,有权必有责。领导干部作为公共权力的担当者,当他接受这一任命,走上这一舞台的同时,就意味着要承担起相应的公共责任,包括在其权力范围内的全部责任。忠告这些集体辞职的安监员:安监背后是公共责任,倘若真不能胜任,辞职的确是一种解脱,但无论如何不宜大打悲情牌,因为万一撒娇过度,就真有职位不保之虞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