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王石川
王石川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0,119
  • 关注人气:6,69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录像不可调看”:一种最笨拙的修辞学

(2009-04-03 09:20:30)
标签:

杂谈

“录像不可调看”:一种最笨拙的修辞学
王石川


男子在看守所猝死,看守所长称其做噩梦后突然死亡,如今有了下文——死者家属介绍,1日上午,在九江检察人员的安排下,他们再次到看守所调看了监控录像,3月26日17点8分的监控画面显示,李文彦从监室睡觉的地方走往活动间时,不知何故突然摔倒在地上。因监室睡觉地方的监控探头看不到李文彦为何摔倒,他们提出希望能调看活动间探头拍到的监控录像,可看守所却表示当日上午9时以后,该活动间的监控录像因电脑硬盘故障,没有监控录像可以调看。(4月2日《楚天都市报》)
http://news.sina.com.cn/s/2009-04-02/071117532208.shtml


这仿佛是翻版的躲猫猫事件。当事人都是非正常死亡,看守所所陈列的理由都荒诞而颇具黑色幽默意味,一是躲猫猫而死,一是做噩梦猝死;最让人哑然失笑的是,作为见证死者最具说服力的工具——监控录像,竟然出奇地出现故障。如果说噩梦是惊骇的话,那么硬盘故障则彻底把人雷倒了。这种说辞,是不是恶心公众智商呢?


英国唯美主义大师王尔德有句名言:第一个把女人比作花的是天才,第二个把女人比作花的是庸才,第三个把女人比作花的是蠢才。纵览一段时间以来,凡是引发公众高度关注的敏感事件,那些承载着还原当事现场的摄像头“非死即伤”——要么根本就没设置摄像头,或者摄像头选择性地摄制,要么形同虚设,摄像头病入“膏肓”,出现故障,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一旦需要关键的物证时,几乎所有的管理部门都拿摄像头有恙说事。按照王尔德的比喻论,如此归咎为摄像头,堪称最笨拙的修辞学了——其实,即便硬盘坏了属实,在屡屡欺瞒公众的现实语境中,这种说辞亦有瓜田李下之嫌。


毫无悬念的是,与官方自我设定的话语体系不同,坊间以“我不相信”回击了官方的解释,网民有一套自己的话语体系,他们从个人体验出发,从世态人情出发,从人生阅历出发,然后对“因电脑硬盘故障,没有监控录像可以调看”的话语,进行了妙趣横生的解构。比如有人称,这是欺负电脑硬盘不会说话。还有人以略显嘲弄的口吻称,关键时候硬盘就出故障,这硬盘真人性化!更有人建议,应该判监控录像无期徒刑,中国的监控录像质量真不过关,建议用国外监控录像。两厢比照,网民的丰富表达与官方的苍白陈述,一经碰撞,便产生了极其夸张的意象,权力的公信力遽然下降,网民以愤懑和费解嘲弄了官方的解释。


在事情没有彻底逼近真相之前,尽管网络民意沸反盈天,但从理论上讲,电脑硬盘故障也是一种可能。犹记得“躲猫猫”事件中,当地检方称,看守所的监控设施损坏已经达半年之久。对此,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陈卫东称,监控设备损坏半年无人修理可能是真实情况,折射出看守所被长期边缘化,看守所建设始终排在各项建设项目之后,只要还能凑合,有关机关通常不愿意主动改善看守所条件。若果真如此,这又折射出了看守所是何种蔑视嫌疑人的权益?又凸显了牢头狱霸之所以嚣张跋扈,终成坐大之势,既与管教纵容、狱警做后盾有关,亦与技术缺陷、设备残废有关。


其实,更该咀嚼的是,为何公众对“硬盘故障,无监控录像可看”持有如此根深蒂固的敏感?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象,在一些敏感的公共事件中,公众对官方说法总是半信半疑,甚至深疑不信,比如,公众宁可相信“硬盘故障,无监控录像可看”是可笑的苍白的狡辩,意图遮蔽真相,推卸责任;公众宁可相信躲猫猫背后掩藏着惊心动魄的虐杀,而所谓的做噩梦猝死更是掩藏着不可告人的阴谋,是可笑至极的矫饰之辞。这从中隐喻了公众的“成见”是多么坚固。耐人寻味而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公众的这些猜度到最后往往又被坐实,比如“躲猫猫”事件中当事人绝非官方所说的躲猫猫而死,而正是被虐待致死。有了这些成功的价值判断,公众对硬盘故障论保持天然的警惕和狐疑,便是必然。那么这一次呢?相关部门会否重蹈覆辙,自掴耳光?


一场交织着阳谋与反阳谋、证实与证伪的剧情正在拉开,真相到底如何,这就需要恒定而真诚的公开与透明,且让我们拭目以待。但无论如何,看守所乱象不能再继续下去了,否则会有太多的非正常死亡悲剧继续上演。而祛除看守所乱象的终极之道很简单,改变“侦羁不分”的病灶,如学者所言,侦查的、批准的、监管的、审判的应该彼此分开,各管一摊,相互制约,同时不妨借鉴英国的羁押场所巡视制度,鼓励一切形式的民意监督。此外,配置健康的看守所监管设备,强化问责机制,让诸如录像无法查看的笨拙修辞学再无机会出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