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万人弃高考,谁的罪与罚?

(2009-04-01 20:59:42)
标签:

杂谈

万人弃高考,谁的罪与罚?

秦川


重庆应届高三学生中,有上万考生没有报名参加高考。招生负责人称,放弃高考的考生多是农村考生,有的迫于无奈拿个毕业证外出打工。此外,读书“无用论”思想在农村蔓延,如果孩子成绩平平只能上专科,还不如早些出去打工挣钱。(人民网3月28日报道)
http://news.163.com/09/0328/03/55FAT7P30001124J.html


高考是人生的一大转捩,万名应届高三学生放弃高考,一定程度而言,意味着放弃大学教育的可能,因此乍闻这一消息不能不感到惋惜和费解,甚至为之感到苍凉和悲哀。这一消息也再度激发了读书无用论的热议,不少网民现身说法,痛陈读书无用以及剑指教育体制积弊之种种。


然而,喧哗与骚动容易遮蔽真相,不分青红皂白地炮轰也难以让人服膺。万人放弃高考,难道果真是读书无用造成的吗?通读了新闻便觉,把板子完全打在教育体制身上,或把矛头直指读书无用,是有失公允的。


首先,放弃高考并不代表就是因为读书无用论沉渣泛起。其实,多年以来,放弃高考这一现象一直都普遍存在,在我参加高考的那个时代,一个班级几十名学生,不参加高考的多达10多名。弃考的原因林林总总,许多时候与读书无用无关,亦与教育体制无关。不妨以公务员考试为例,有消息称,浙江省公务员报考有“虚火”,“弃考率”约20%,再以研究生考试为例,每年报考人数可谓众多,但实际参加考试者大为降低。按照这一逻辑,难道说放弃公务员考试、放弃研究生考试,就说明读书无用论抬头了吗?就把罪责归结为读书无用和教育积弊吗?


其次,重庆上万人放弃高考,有着不同的具体原因。正如重庆一名招生负责人所陈述的三种原因,一是有的农村孩子迫于无奈,拿个毕业证外出打工;一是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有人认为,孩子成绩平平只能上专科,还不如早些出去打工挣钱;一些学校迫于升学率的比拼压力,会召集部分升学无望的考生做思想工作,劝其放弃高考。


纵览这三种原因,其实与读书无用都扯不到边。先说第一种原因,一些学生只想拿个毕业证,往往是因为深感升学无望,因此放弃考试,出去打工,应该说这种选择有着一定的理性因素。再说第二种原因,专科生就业确实很难,放弃高考也无可厚非,这也与读书无论毫无瓜葛,不妨作一假设,如果孩子有足够的实力考上名校,其家长还会让孩子放弃高考吗?后说第三种原因,这些劝阻学生参加高考的学校,应该受到批判,这种功利化的政绩思维,凸显了学校的冷血和残忍,而这更与读书无用论无关。


其实,在我们这个数千来漫漶着“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国度里,读书从来都放在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再目不识丁的庶民,通常也会节衣缩食,以供应孩子读书,因为道理很简单,“知识改变命运”。事实上,放眼那些跳出农门的孩子,或者那些取得了个人成功的人,恰恰是证验了读书有用。因此,笼统地从万人放弃高考生发出读书无用论抬头,是简单的一元思维。


当然,万人放弃高考不是不值得反思,而是如何反思的问题——首先追问,为何有一些学校利欲熏心,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而置学生权益而不顾?其次,当今教育消费畸高,无论复读还是大学学费,都让贫寒子弟望而却步。最后就业形式的确严峻,这自然让善于算盘的家长,思考读书是否值得,因此相关部门应采取多方措施,扩大就业。此外,尤需反思,教育资源城乡颇不均衡,与城市孩子相比,农村孩子拥有的机会不多,正因为如此,才选择放弃。当然,那些主动放弃考试的学生亦需反思,因为升学无望就弃考,这是一种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自我放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