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拒交排名赞助费的骨气和底气
王石川
诸多大学排行榜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一向饱受非议,天津大学校长龚克透露,曾有一家排行榜的制作机构找上门来索要“赞助”,遭到学校拒绝。关于大学排名机构收取咨询费和赞助费等可疑费用的猜测几年前就已存在,不过这是第一次有大学校长出面证实这一潜规则。(3月21日《中国青年报》)
http://news.sina.com.cn/c/2009-03-21/035517450646.shtml
拒绝交易,拒绝排名潜规则,拒绝虚假和虚荣,在大学越来越世俗化、大学精神越来越萎靡的现实语境中,天大的这种洁身自好行为,无疑彰显了大学本应具有的风度和风骨,难能可贵。无独有偶,南开大学也曾拒绝与排名机构“合作”,试问,还有多少大学像天津大学和南开大学一样保持大学风骨?这一点我们无法获知,但可以肯定的是,一定有大学在面对排名机构的暗递秋波时,选择一拍即合,花钱买排名。正如报道所称,有网民揭发黑幕——缴纳50万元赞助费可提高排名。
拒交排名赞助费,无疑证明了天大是有骨气的,但换个角度思考,我们就会发现,无论是天津大学还是南开大学他们之所以有骨气,一定程度上是建立在自身的底气基础之上,换言之,以他们的大学资历和学术实力,他们根本就无需花钱买排名,以天津大学为例,用其校长龚克的话说就是:天津大学原名北洋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创建于1895年10月2日,开中国现代高等教育之先河。天津大学不仅在1959年即为16所全国首批重点大学之一,而且是我国“211工程”“985工程”首批重点建设大学。现在的天津大学已成为一所办学特色鲜明、综合实力雄厚、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高、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研究型大学。
显然,这样的大学称得上声明显赫,其令名远播,实力雄厚,并且既有国家雄厚的经费保障,也获得地方政府的重点支持,何需通过“旁门邪道”来花钱买排名?由此可以延展开来,像北大、清华这样的名校也无需和一些排名机构暗自媾和,道理明摆着,即便这两所名校拒交排名赞助费,排名机构又能其奈我何?他们敢将清华、北大排在榜后吗?简言之,天大拒交排名赞助费,一方面基于骨气,另一方面则来自底气。有句话在网络上颇流行——男人无所谓忠诚,忠诚是背叛的筹码不够;女人无所谓正经,正经是受到的诱惑力不够。放在这里也许不合适,但不能讳言,一些高校之所以牛气冲天,与自身底气分不开;一些高校之所以轻易就范,也与自身实力不够有关。当然,需要厘清的是,并不是所有的非名校都愿意花钱买排名。
由此笔者想到了一些二三流大学,或者不知名的大学,其中有一些对排名十分看重,它们容易被收买,不惮于花钱买排名,我不相信它们不知道大学应该保持独立,应该实事求是,应该拒绝一切交易,但它们之所以热衷于在排名上做文章,有一种原因即是它们患上了发展焦虑症——希图在排名上前进几位,就可以扩大知名度,然后吸引到优秀生源,或者以此可以博取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或者在大学生态中具有一定的话语权。实际上,这就折射出了一些弱校的艰难的生存状态——众所周知,无论是所享受到的资源还是所受到的垂注,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大学都难以望名校项背,他们缺乏足够知名度,缺乏足够的财力支持,也缺乏足够的话语权,为了改变现状或在政绩压力下,往往“走捷径”,打起花钱买排名的主意了,对此我们在谴责的同时,是不是该抱以一些同情并予以反思呢?
可以笃信的是,没有哪个大学不珍惜自己的羽毛,也没有哪个大学会轻易抛弃尊严。在我们为天津大学拒交排名赞助费击节叫好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深切地想一想,为何有些学校没有拒交排名赞助费?除了这些大学定力不够,背叛了大学精神之外,是不是还有一些苦衷?毋庸讳言的是,大学排行榜尽管颇受非议,但还是影响着一些考生、家长和社会的判断力,榜单背后还涌动着利益纠葛。因此,也许废除不合理的大学排名,跳出大学排名的功利化窠臼,均衡教育资源分配,保证大学的独立精神,才能有效祛除大学排行榜衍发的种种病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