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看台州林嘉祥的后事如何收场
(2008-12-11 10:40:33)
标签:
杂谈 |
且看台州林嘉祥的后事如何收场
王石川
12月9日,在全国的许多知名论坛上,同时出现了一个相似标题的帖子:“五旬公务员猥亵小女孩,台州又出了个林嘉祥”,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一场关于声讨“不良公务员”的口水战硝烟四起。帖子称,6日晚,一个12岁小女孩跟父母喝完咖啡,去吧台买单的时候,忽然被一个50多岁的醉酒男子抱住乱摸。12月9日,当事人向记者称他只是酒后认错了人,拍了一下女孩的肩。(12月10日《现代快报》)
http://news.163.com/08/1210/01/4SP0KEO800011229.html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深圳林嘉祥一案的结局仍然暧昧不清,台州皮宗其步其后尘。不同的官职,相同的公务员身份,相同的肢体语言,相同的还有辩解——事后,林嘉祥否认猥亵11岁女童,并解释卡住脖子是无意行为,只因喝多了酒站不稳,下意识想搭住女童肩膀避免摔倒;皮宗其则称,当时他误以为小女孩是服务员,酒醉之后认错了,就拍了一下她的肩。如此说来,敢情今年流行搭肩礼,敢情公众都误会了我们的公仆林嘉祥们。
只是苍白的谎言改变不了沉重的事实。一名目睹全部过程的现场服务员称,皮宗其几乎站不稳了,在其他服务人员的帮助下,小女孩挣开男子的搂抱,跑回包间了。通过“搂抱”恰可看出皮宗其的不轨意图与猥亵女孩的既定事实,通过“挣开”可看出小孩子在遭遇猥亵时的张皇与挣扎。
颇具恶搞意味的是,皮宗其的太太称,“我的丈夫现在受到了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折磨”。这样一名疑有前科且有男女问题的公务员,倘若受到双重折磨,那么遭遇魔手的小姑娘遭遇几重折磨?即便皮某果真酒醉,把小女孩当作了服务员,难道不能非礼小女孩就可以非礼服务员?对女性动手动脚,究竟是酒醉后的无意识还是习惯性的下意识?如果酒醉就可以肆意妄为,那派出所是拴驴的不成?
林嘉祥事件发生后,举国哗然,世道人心受到了极大的羞辱,“怪蜀黍”、“书记来了,闺女快跑”等等,一时成为网络流行语。有网友悲叹,你们公款吃喝,我们忍了;你们公车招摇,我们忍了;你们三妻四妾,我们忍了;你们别墅成群,我们忍了;你们现在居然连我们的孩子也不放过!连孩子都不放过,这正是残忍而横亘的现实,明里有林嘉祥、皮宗其,暗里有黄松有——这名落马的最高人民法院原副院长,被司法界人士称为“性贪”,因为此人“对未成年少女特别有兴趣”。
显然,林嘉祥们的有恃无恐、一再紧逼,点燃了民众心中愤怒的火焰,让所有追求正义的人肝胆欲裂。而林嘉祥案的不了了之,则强化了民众的受挫感,让人至今余恨未消。这一次,皮宗其的结局会否复制林嘉祥?不能不让人忧虑。一些人士的表态耐人寻味,比如咖啡店一名姓谢的经理如此辩护道,皮某只是把手搭在了小女孩肩上,“他是我们这儿的常客,和服务员都很熟,他本来是想搭一下服务员的。”这一“善意”维护,其实反面验证了皮某是“惯犯”,倘若不是经常搭服务员,何来那么轻易地猥亵女童?
记得林嘉祥事件发生后,有论者称,有些罪行只有上帝才能审判。在现实中,国家司法机关受制于严格的证据原则和法律程序,对某些“罪行”也无能为力。闹得沸沸扬扬的深圳海事局书记林嘉祥“猥亵”11岁女童案,就是如此。诚然,基于许多悲怆而无奈的现实体验,皮宗其能否受到应有的惩处,实在是一个未知数。如果真相不明,如果正义不彰,何以告慰已如惊弓之鸟的女童?又何以抚慰一切追求正义的人?有些罪行只有上帝才能审判,这固然是我们的无奈之辞,但不代表我们放弃寻求真相。
因此,笔者期待,台州皮宗其事件应该最大限度地公开、透明,莫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某因其身份而受到轻处。否则,只会豢养无良公务员的禽兽之气,只会让更多的公务员有恃无恐,把民众当个屁——问题是屁多了,存蓄多了、久了也会爆炸的。因此,以抹平官民之间裂痕的名义,以实现和解的名义,以提升民众信心的名义,吁求此事件公正调查和审理,还受害者一个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