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近日小结

(2008-12-01 21:36:24)
标签:

杂谈

1、“燕山柳色太凄迷,话到家园一泪垂。长向行人供炒栗,多情最是李和儿。”这是周作人70年前的一首诗作,抒发的情怀让今天的我感同身受,唏嘘不已。

 

2、上周六爬香山,德清兄带路,在外人看来我们很浅薄,像是行为艺术,但我觉得我们是认真的。

 

3、上周四毛群安到报社搞个小型讲座,因要求不具名,其发言颇为坦诚。始知新医改固然有着里程碑的意义,但前景和效果委实让人不敢乐观。

 

4、就医改话题采访廖新波,始终觉得廖乃一勇士。可惜采访文字见报被删节泰半,又因某些原因未能上网,诚遗憾。

 

5、就医改话题采访赵杰,采访之外的交流比采访更让人感慨,更受启迪。党校原来是那个样子,党校的人原来是那个样子。

 

6、还有多少年?

 

近日读雷颐的《清王朝到底还能撑多久》,颇有感触。摘录一部分如下:

  时已晚清。

  如果不是曾国藩回乡组织湘军拼死镇压太平军,不是他开启引进西方“坚船利炮”的洋务运动,晚清不可能出现所谓的“同治中兴”,清王朝可能更早就寿终正寝了。然而,尽管曾国藩对清王朝忠心耿耿,效尽犬马之劳以保其江山社稷,但与机要幕客赵烈文的一次小小论辩,看得出他开始忧虑清王朝究竟还能支撑多久、其寿命到底还有多长。在《能静居日记》中,赵烈文详记了他与曾的这次谈话及此后曾国藩对清王朝命运的思索。

  只要没有紧急繁忙的军政事务,曾国藩晚上往往喜欢与幕客聊天。同治六年六月二十日,即公历1867年7月21日,时任两江总督的曾国藩与赵烈文聊天时忧心忡忡地对赵说:

  京中来人云:“都门气象甚恶,明火执仗之案时出,而市肆乞丐成群,甚至妇女亦祼身无袴。”民穷财尽,恐有异变,奈何

  赵烈文回答说:

  天下治安一统久矣,势必驯至分剖。然主威素重,风气未开,若非抽心一烂,则土崩瓦解之局不成。以烈度之,异日之祸,必先根本颠仆,而后方州无主,人自为政,殆不出五十年矣。

   

    ……

 

   历史惊人准确地应验了赵烈文的预言,清王朝终于在1911年土崩瓦解,距赵1867年预言它不出五十年就彻底垮台正好四十四年;而且,接踵而来的也是赵所预言的长期“方州无主,人自为政”即军阀割据的混乱局面。当然,曾、赵已分别于1872和1894年去世,并未看到自己的预言、预感成真,对他们来说,这或许倒是一种安慰。因为虽然预料到清王朝行将就木,他们也只能做大清王朝的孤臣孽子,难有他选。

 

 7、转一个帖子,太有才了。

 

论秦国的灭亡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朝。三年之后,秦国陷入了史上最大的经济危机。由于大批军人转业需要安置,城市无法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滞留在咸阳,洛阳等大城市增加了社会不安定因素,而且雪上加霜的是,因为六国混战时迅猛发展的军工企业也因为订单的突然消失而大量倒闭,大批工人一夜之间失去了工作,只能回到家乡种地。造成大量的民工返乡潮。
   
    倘使如此,也就罢了,问题是秦始皇为了笼络人心,前六国时期的官员全部留用保持原位,形成了世界上最庞大的公务员队伍,官民比例高达1:26。为了安抚他们,秦朝不断给公务员加薪,三年翻番。而为了养活这高达7000万人的公务员队伍,秦朝制订了极其严苛的赋税制度。除了高达25%的企业所得税外(刚降了7个点以后的数字),月入2000钱以上的工薪阶层也要交纳个人所得税,全球税负痛苦指数排名第三。
   
    秦朝的运输工具燃料——青草由两大集团中草化和中草油垄断。虽然国际草价由最高峰的147罗马银币降到了60罗马银币,但两大青草企业仍死撑不降,老百姓怨声载道。而且93号青草虽然要每升6个铜钱,远远高于罗马国的每升3个铜钱(折算价),但是不包括青草税。马车主们另外需要缴纳每年1200钱的养路费,每公里0.4钱左右的高速官道使用费。
   
    在这种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年轻的始皇帝应该怎么做?与三公九卿商议之后,他决定拿出4万亿钱出要拉动内需。可是怎么拉动?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和出口偏重那个?
   
    没错,结果你已经猜到了-----修建万里长城和阿房宫,以基建投资拉动内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