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油价时代,不妨拿公车开刀

(2008-06-10 22:17:35)
标签:

杂谈

高油价时代,不妨拿公车开刀
王石川

 

    能源价格节节攀升,促使美国越来越多地方政府和公司,计划实行每周工作4天的制度,协助雇主和员工节省高昂电费和汽油开销。工作时间由每周5天每天8小时,改为每周4天每天10小时。(中新网6月9日电)


    油价一再飙升,不仅改变了世人的生活方式,还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为节省电费和汽油开销,实行4天工作制,不失为一种积极的应对举措。无独有偶,为削减能源开销,菲律宾政府也计划实行4小时工作制,还将政府现有的汽油驱动车队,换成柴油驱动的汽车。能源价格涨势汹汹,孰能坐以待毙?于是,各国政府"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比如,法国政府鼓励法国人更多地依赖公共交通工具和不需要能源的自行车,韩国政府宣布,实行退税或补贴缓解国民油价负担。

 

    在油价持续攀升的严峻形势下,我国不是旁观者,不宜优雅地隔岸观火,也不可能熟视无睹,因为高油价对国人的炙烤感越来越强烈,此起彼伏的无油可加现象就是生动的例证。应对高油价,实行4天工作制或可一试,但拘囿于国情,此举并非釜底抽薪,依笔者拙见,拿公车开刀,比如削减公车,压缩公车使用支出,叫停公车配置,也许是一种方向。

 

    我们目前到底有多少公车,一直见仁见智,按照坊间的说法是,目前约有350万辆以上的公车,包括司勤人员在内,一年大约耗用人民币3000亿元。而且,尽管公车改革已经推行,但公车数量仍以每年20%的速度增加。如此态势,实在惊人。那么,养一辆车到底需要多少钱呢?有专家初步估算,每年一辆公务车的运行成本(含司机工资、福利)至少在6万元以上,有的甚至超过10万元,再加上车辆的保养维修、汽油费用等,一辆公车一年的费用大概在20万元以上。不合理的公车消费,已成为各级财政的沉重包袱和巨大漏洞。在某些地方,公车公用占1/3,领导私用占1/3,司机私用占1/3,这是公开的秘密。(见2007年5月《半月谈》)这真是一组让人悲愤的数据,公车之所以耗费那么多公帑,正因为公车太多,而且公车私用。

 

    另有数据显示,2004年4月,北京小客车保有量为135万辆,其中公车就有36万辆,占26.7%。虽然公车在数量上远远不及私家车,但是由于公车出行成本不用个人负担,其使用率远远高于私家车,在北京市行驶的车辆中,除了出租车外,公车与私车的比例是4:1,也即每5辆中就有4辆是公务车,占26.7%的公车却动态地占有道路资源80%,给道路交通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见2008年3月17日《经济观察报》)联系到上文数据,由此可以看出,公车比私车更耗油,这有两点原因,一是因为公车被私用,时常处于"马不停蹄"的状态,二是因为许多公车都是大排量、高耗油的车型,前段时间有两则新闻无意中就曝光了这一细节——湖北省当阳市女市长驾车撞死小学生,其所驾驶的车是越野车,湖南浏阳市委书记种田开的车也是越野车。正因为如此,才更凸显削减公车,压缩公车使用支出的必要。

 

    此外,还让人不能容忍的是,无论是横向比较还是绝对数量,我国的公车都太多。据2005年2月16日的《环球时报》报道,韩国汉城市政府只有4辆公车,市长一辆,三位副市长各一辆。如果说和韩国相比没有可比性,那就不妨与美国比。学者孙立平谈到美国公车时曾提供这样一组数据:在2004年,美国国会议员曾经要求对车辆是否被滥用进行调查,因为根据当时的数据,美国联邦政府拥有38万辆各型公车(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必需的,如警车等),1年公车支出的费用高达17亿美元。虽然这个数字与我国公车相比可说是小巫见大巫,但社会舆论却认为这仍然是不能忍受的。一位议员就说:"如果一个普通家庭知道联邦政府买了车却不使用的话,他们会感到愤怒的。"因为在美国像我们这样普遍的公车私用是很难想象的,公车的浪费主要表现在车子买了而不使用上。美国社会舆论不能忍受公车浪费,我们难道就可以忍受吗?

 

    我国的公车呢?新华社前段时间报道了这样一则消息,陕西省人事厅出现了一个"超级车队":只有126名公务员的厅机关正在使用的公车达42辆,这还不包括一些购买后仍未挂牌使用的车辆,也不包括下属事业单位的十多辆汽车。消息传出,舆论哗然!又怎能不哗然?!但可以明确的是,这种现象不是孤例。日前,江苏省委书记梁保华痛斥下属一机关竟有43辆小轿车公车,梁保华疾声追问,这个机关并不大,但竟然有这么多小车。这些车从何而来呢?

 

    多年来,无论是坊间还是代表委员,无不对我国畸高的行政成本痛心疾首。行政成本为何高得吓人?当然与公车过多且过于浪费公帑脱不了干系。如今,举目世界潮流,对不必要的公车无不深恶痛绝。在高油价时代已经猝然来临之际,显然,只有削减公车,压缩公车使用支出,才能抗衡高亢的油价,取得转圜的机会,完成自我救赎,并取信于民。试问,当世界各国居安思危,采取种种措施应对高油价时,我们的一些机关有何理由购置并大肆使用公车?

http://news.sina.com.cn/w/2008-06-09/101915708647.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