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川
台湾地区导演杨德昌去世后,作为其生前好友,导演侯孝贤一直非常低调。昨天下午,侯孝贤在台北市出席了公益活动,面对记者关于杨德昌去世的问题,他只是脸色沉郁地说了“不要消费杨德昌”几个字,表达了对媒体过分热衷追炒杨德昌生前情史的不满。(7月5日《新闻晨报》)
侯孝贤和杨德昌并称台湾电影新浪潮“双子星座”,如今一代艺术大师杨德昌驾鹤西去,侯孝贤定然心怀戚戚;然而,逝者尸骨未寒,生前情史被翻将出来,被翻来覆去地解构,甚至添油加醋地加工,一时满城风雨,八卦情色漫天飞舞。我想,当侯孝贤脸色沉郁地说“不要消费杨德昌”时,不止有愤慨,还会有悲哀。
杨德昌被人津津乐道的四段情史,不仅包括现任妻子彭铠立,以及所谓“十年婚姻,一片空白”的蔡琴,也把一代才女胡茵梦牵扯进来,这还不够,连张艾嘉也未幸免。真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胡茵梦早已退出影视圈,澹然地在自己的田地上怡然自得,比如专心于哲学、玄学以及佛学,却树欲静而风不止。张艾嘉同样被叨扰得厉害,无法置身度外,这名知性而优雅的女子只能透过助理说:“希望他(杨德昌)安息,在另一个地方更自由地创作,感谢他曾经给台湾电影带来的一段精彩。”
这几句四平八稳的话里折射出了张艾嘉几多躲闪、几多无奈。
再以蔡琴为例。谁也不会想到,杨德昌的遽然逝去,带给蔡琴的会是无休止的聒噪。蔡琴似乎不得不成为最忙碌的人,被“逼迫”着表态,被“逼迫”表达悲伤。从一开始,蔡琴“不作任何回应”,到蔡琴“情绪低落,4天闭门不出”,再到蔡琴怒斥媒体“不要拍照!”蔡琴的一举一动,被全程关注。蔡琴和杨德昌十年婚姻更是给了许多人无限想像的空间。当炒作者人云亦云地宣扬蔡杨婚姻是“10年感情,一片空白”时,殊不知,蔡琴幽幽叹道:“我不觉得是一片空白,我有全部的付出。”
逝者已去,生者却无法安静,不断被追问情史,不断地被表态,这是多大的哀痛和无奈?
这是一个娱乐消费的时代,消费是娱乐时代的关键词。此时,消费当然不仅仅局限于男艺人,更多的是追逐女艺人,挖掘女艺人的情史,追述女艺人的坎坷却充满情色的历程。不久前,“林妹妹”陈晓旭香消玉陨,“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遗憾的是,“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我们看到,陈晓旭的几段情史被开掘出来,甚至连细节都栩栩如生,比如曾和某某同居,曾挨了某任男友的一记耳光,到后来连陈晓旭曾经流过产也被曝光。如此深度开采,如此刨根追底,如此捕风捉影,真令人不寒而栗。
电影比身体更值得追寻,艺术比八卦更有价值。为何不在重温《青梅竹马》、《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独立时代》、《一一》中缅怀一代大师的风范呢?须知,不顾良知地炒作大师的情史,往浅处说是喧宾夺主,是对大师的大不敬,往深处说是挑战道德底线,是侵犯当事者的权益。
令人悲哀的是,在这一拨又一拨的消费身体狂潮中,杨德昌不是第一个,也绝对不是最后一个。不知道下一个遭殃的是谁?也不知道这种遭殃会存续到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