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官“粉丝”:垂涎贪腐的权力家仆
科班出身,行家里手,他承蒙崔传德一手提拔,他承认自己是崔传德的“粉丝”。2004年,时年38岁的张某从南京市某区卫生局副局长兼某二级医院院长的职位上栽倒了,这一回,他与老上司崔传德“前腐后继”。(3月21日《南京晨报》)
贪官也有“粉丝”?!竟有人视贪官为偶像?!这种大言不惭的自白令人错愕。哑然失笑之余,若稍加辨析,便可发现贪官“粉丝”其来有自,它是潜规则的现实呈现而已。
张某为什么崇拜崔传德?因为崔传德对他有知遇之恩。短短十来年,张某从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到手握权柄的南京市某区卫生局副局长兼该医院院长,其升迁之途可谓神速,“这一路的高升,与上司崔传德分不开。”张某对崔传德感恩戴德,自然是人之常情,由感激到崇拜,一种臣服的因子开始发酵。但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张某的每一次升迁都应该合乎程序,他要感谢也应该感谢组织栽培,为何偏偏对崔传德感激涕零甚至崇拜得五体投地呢?这不正常!诠释的信号是,南京市某区卫生系统的干部选拔存在严重漏洞,崔传德扮演了不该扮演的角色。
其实,与其说张某臣服于崔传德,不如说张某垂涎于崔传德的权力,他只是个权力家仆。作个假设,如果崔传德不是身居高位,如果崔传德在张某的升迁中不是扮演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张某会崇拜崔传德吗?正是因为崔传德利用手中的权力在张某的升迁中极尽偏袒之能事,使张某在短时间内抵达个人的权力颠峰,张某才崇拜崔传德的。换言之,崔传德是神奇权力的掌控者,而张某本身又是一个追逐权力的人,他对崔传德的言听计从正是基于他对权力的渴望与迷恋。报道称,张某享受“官位对应带来的成就感!”诚然,正是诱人的权力使他着迷,使他乐此不疲,权力恰如春药,他的雄起与飞黄腾达来源于权力,而要保持那种成就感,就必须拜倒在崔传德脚下。
因此,更进一步说,张某对崔传德的臣服,不是“粉丝”情结在作祟,而是臣“腐”心理在起关键作用。臣服崔传德能飞黄腾达,飞黄腾达之后怎么办?贪腐!自从手握大权之后,张某是“一到过节就‘丰收’”——自1998年至2004年11月间,其曾多次收受贿赂共计14.66万元,受贿时间集中在元旦、春节、端午节和中秋节。如果不是手握权力,医药代表会不断地“意思意思”吗?综观张某的发家轨迹和腐败路径,多少总能看到其“精神导师”崔传德的影子。2005年7月,崔传德因犯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如今,法院以受贿罪判处张某有期徒刑5年6个月。有了臣“腐”之心,偶像和“粉丝”前“腐”后继,并不让人觉得意外。
贪官“粉丝”带给人们的笑料还在坊间流传,我们更需追问的是,如果是正常的干部选拔和任命,为什么非要涂抹上领导的个人色彩?公共权力如果成为私自相授的个人权力,贪官“粉丝”的丑闻势必层出不穷。当这种怪象异化为潜规则,最终损害的势必是公共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