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恶批“乘飞机送药”是情绪化误读

(2007-03-16 08:04:01)

恶批“乘飞机送药”是情绪化误读
王石川

    山东即墨某职业中专学生李雪不舒服,实在坚持不了了,就给远在东北的妈妈打了个电话。13日晚上,李雪的外婆和母亲从哈尔滨坐飞机来到学校,并给李雪带来了治疗感冒的药。李雪的妈妈说,她是一名医生,李雪从小体质较弱,经常感冒。这次听说孩子又感冒了,好几天没好,她很心疼就和外婆带着药赶紧赶过来了。(3月15日《青岛早报》)

    大约两年前,同是《青岛早报》刊发了一则消息:得知在青岛上大学的儿子亚纲(化名)想家,想吃妈妈亲手包的馄饨了,前天,家住福州市的李女士乘坐飞机抵达青岛,把煮好的馄饨送到了儿子的宿舍内。尽管有人对两则消息的真实性提出了合理的质疑,但该消息还是点燃了不少网友心中的怒火,他们以无所不用其极的夸张语言表达了对消息主人公的不满,甚至上升对90后一代的深深担忧,对打飞的送感冒药的奢侈行为深怀愤怒。

    笔者认为,该不该证伪该消息先暂且不问,无论如何没有必要大肆抨击。让我们先来还原千里送药的前提:李雪是新入校的女生;李雪从小体质较弱,经常感冒;李雪感冒都是母亲看着吃药,自己从不乱吃药;李雪实在坚持不了了,就给远在东北的妈妈打了个电话。简言之,女儿久病未愈,实在受不了了就向医生妈妈求助,母亲恋女心切,放心不下就飞赴青岛看女。在这种语境下,母亲千里送药委实是人之常情,其间凝结着俨俨的亲情,我们即便不感动也不宜恶言相加。

    那么千里送药为何不受待见呢?关键原因在于不少人怀有一种固有的偏见,你是富人你就不能炫耀性消费,你是富学生你就不能张扬,你生了病你就得自己扛。你家境越优渥你越要低调,越要表现得自立自强,甚至比一般家庭的孩子要表现得更出色。有时,甚至要主动露拙,惟有如此其他学生心理才会平衡。你要是流露出骄娇之气,马上就会有八句闲话等着你,像什么公子哥作风、大小姐脾气、纨绔子弟等等羞辱性评价,会源源不断拥上去;有时,甚至会累及家人:该父母一定为富不仁,穷得只剩下钱了,只知道溺爱孩子,挣的钱也都是昧心钱。

    不少人还存有一个思维误区,那就是认为坐飞机就是奢侈消费。乘飞机被贴上高消费标签已不是第一次,去年云南一企业助学——包机送准清华学子上大学,就已引起普遍性质疑。作一个假设,如果李雪的母亲不是乘飞机奔赴青岛,而是坐汽车或者坐火车,并且声称不是单纯送药而是有其他更令人信服的原因,或许就不会引起大面积的非议了。孰不知,如今坐飞机绝非高昂消费的代名词,以南京到北京的航班为例,票价仅为两折也即200元,综合考量比坐火车实惠多了。再说了,女儿患病在身,即便从节省时间考虑也应选择飞机这一交通工具,这与富裕与否毫无关系。然而偏偏有人坚持认为坐飞机的就一定是富人,甚至连李雪母亲是医生也成了被无端猜测的靶子,比如有网友说:“难怪难怪那么多钱!多收几个红包,多开几个‘新药’那机票就回来了!”

    当然,某些家长确实过度溺爱子女,某些子女也确实自立性不强,但是切莫怀有一种偏激的潜意识,一想到坐飞机就是高消费,一想到乘飞机看望子女就是溺爱,一看到富人衣着光鲜就心理失衡,一看到富家子弟不争气就幸灾乐祸、连呼过瘾。并且,还要改变一种非理性的情绪化表达,一看到有的孩子不自立,就上纲上线说整个群体都不行,这种杞忧实在大可不必。

http://happy.tom.com/img/assets/1/jyw1437.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