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钟南山的“公道话”更像是反讽

(2007-03-05 16:59:04)
钟南山的“公道话”更像是反讽
 
    3月3日,参加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的钟南山委员又出惊人之语,为他曾经指责过的药监局说起了“公道话”:“确实,药监局有很多错,但据我所知,药监局对真正的新药审批是很严格的。”他举了自己的一个例子:“我从1994年开始申请一种一类新药,现在药监局还在审批。我觉得在一类新药的审批上药监局的做法是正确的。”(见新华社3月4日消息)
 
  钟院士去年高调问政的精神至今让人口耳相传。在去年全国两会上,钟南山在政协医卫界会议上发言。谈到“一药多名”现象时,钟南山说:“药监局的领导来了没有?我要问问他们这是怎么回事。”“药价虚高和新药审批把关不严有密切的关系,国家药监局已经有人为此付出代价就是证明。”钟南山委员将批评的矛头直接指向了药监局。正是因为他的这番话太深入人心,也正是因为钟南山去年对国家药监局的针砭酣畅淋漓,更因为国家药监局正处于风口浪尖的舆论焦点,公众一下子接受不了他为药监局说的“公道话”。
 
  钟南山反对将药监部门“一棍子打死”,不乏正当性和合理性。但是,钟南山为论证药监局对新药审批严格,而拿出切身的例子——“我从1994年开始申请一种一类新药,现在药监局还在审批”来证明“在一类新药的审批上药监局的做法是正确的”,这种论证显然不太符合逻辑。如果是真正的新药,如果符合审批规定,即使要求严格,也未必需要10多年时间吧!相反,对恰恰是许多不符合审批规定的所谓新药,在利益的驱使下,药监局偏偏一路绿灯。该通过的不予通过,不该通过的偏偏放行,这与审批严格何干?又岂能证明药监局的做法正确?
 
  有网友对他戏谑道:“太天真了。卡你大脖子还以为认真。太可笑了,药监局一年就批了10009种新药,竟没有堂堂院士的,是水平低,还是路子不对?”该网友的戏谑虽有些尖刻,但也是实情。在新药审批面前,名人没有特权,金钱也不是通行证,但年批一万多种新药,作为一名“做了四十五年大夫”的钟院士,申请新药为何迟迟无果?难道果真如人所言因为钟南山没有钱财探路?举一个不恰当的假设,如果钟南山也如某些不良厂商一样,头脑“活络”些,拿钱“意思意思”,所申请的新药没准早就大开方便之门了,因为药监局的某些头头的确见钱眼开,而某些药商也的确奉行“舍得孩子套得狼”的逻辑。
 
  因此,我更愿意把钟南山的“公道话”当作一种故意对药监局的反讽。其潜台词可能是:“你堂堂国家药监局一年就通过一万多种新药,我10多年申请的新药却通不过!”两相比照,让人品味。
 
  更值得咀嚼的是,从去年钟南山怒指“药价虚高和审批不严”并预言“国家药监局已经有人为此付出代价”可以看出,钟南山对药监局审批不严早已心知肚明,并且满怀激愤,不然不会在两会上如此怒形于色。如今,又反过来说药监局审批严格,不恰恰是一种绝妙的反讽吗?笔者认为,钟南山所谓的“公道话”,比去年的高调怒斥更显力度,他以亲身经历证明了药监局审批不严,是伪审批,是良莠不分的审批。


http://botu.bokee.com/photodata/2006-12-10/000/723/017/4848018_gif/4848018.gif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