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惊闻宿州市立医院重获“二甲”称号

(2006-12-15 16:50:57)
惊闻宿州市立医院重获“二甲”称号

  据新华社报道,记者日前从安徽省宿州市委了解到,在宿州眼球事件中严重违规并被撤销“二级甲等医院”称号的宿州市市立医院,经过一年的认真整改,有关部门重新批准其为“二级甲等医院”。

  去年冬天,安徽宿州有9位白内障患者眼球被摘除、1人玻璃体被切除。消息传出,举国震惊。事后,该事件被定性为“一起因宿州市市立医院与非医疗机构违规合作、严重违反诊疗技术规范而引起的严重医源性感染事件”。笔者没有想到的是,宿州市市立医院“咸鱼翻身”竟然如此之快。

  按照《医院分级管理办法》,二、三级甲、乙、丙等医院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审批,每一评审周期为3年。医院应在评审周期结束前18个月提出申请并呈报资料。评审委员会接到申请后,在本评审周期结束前3个月完成评审。以此忖度,宿州市市立医院一年的时间就可以重获“二级甲等医院”的资质,似乎涉嫌违规。

  根据报道来看,宿州市市立医院重获“二级甲等医院”基于三点:一是眼球事件发生后,宿州市市立医院社会信誉急剧下降,医疗工作无法正常开展。二是医院新领导班子迎难而上、狠抓整顿。三是经过开展系列活动后,宿州市市立医院院风院纪得到明显改善。但这些理由似乎难以服众:信誉下降纯属咎由自取,狠抓整顿也是亡羊补牢,院风院纪得到改善则需以观后效。

  与批准“二级甲等医院”之急切相比,当初的处理过程却颇为迟缓。而且,眼球事件早已注定是一场悲剧。正如当地干部群众所说,在长达两年的时间里,当地卫生主管部门对医院里百余次手术没有进行有效监管,否则悲剧就不会发生。

  另据报道,医疗收费与医院级别挂钩。级别不同,门诊挂号、住院床位收费等都有所不同。所以我们有必要追问,这一急一缓之间是否有更多原因?

http://botu.bokee.com/photodata/2006-11-20/000/723/017/4396948/4396948.jpg

文章引用自:http://news.sina.com.cn/c/2006-12-15/122810782089s.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