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美味在舌尖 |
金秋八月,河蟹肥美,河虾河蟹皆为时令菜品,旧时袁枚的随园食单,单独有河蟹之描述。蟹宜独食,不宜搭配他物。最好以淡盐汤煮熟,自剥自食为妙。蒸者味虽全, 而失之太淡。意思是蟹适合单独烹食,不宜和其他食材搭配。最好是用淡盐水煮熟,自剥自吃最 妙。隔水蒸,虽能保全鲜味,但口味太淡。
时至今日,虽不及前几年与鲥鱼河豚一般贵重,大闸蟹依旧辉煌,淡水河蟹首属阳澄湖,其实,长江太湖流域,只要清亮水质,品种不错,也差不了许多,主要是季节到了,养殖得当,皆为鲜物上乘。吃食上讲究又精细的老祖宗定了一套标准,一等湖蟹二等江蟹,三等河蟹,四等溪蟹,五等沟蟹六等海蟹。其实,山东莱州大个头梭子蟹,沉甸甸,满是黄,蟹肉带着鲜甜的滋味,蘸食毛姜醋,佐一杯高度白酒,八月十五赏着月,这景儿,煞是惬意。
上海有王宝和专门做大闸蟹的高级酒店,各种烹食大闸蟹的菜谱,极其复杂,将蟹的骨肉分离,将蟹黄和蟹肉用荤油煸炒,添洋葱碎,葱姜末,南酒,白糖,精盐,炒出一碟黏糊糊,黄澄澄,被称之为“炒蟹粉”,余吃过几回,总觉得纳闷,炒蟹粉?如是不是忘了加上米粉或面条,或者是粉丝呢?用筷子头蘸食,捡起一丝蟹肉,倒也鲜嫩,香浓,一只大闸蟹不过三五两,去壳去腿脚,去腮去乱七八糟,估计剔除一两也就差不多,切功夫了得,原有,上海人一个小螃蟹腿,佐酒,可以乘车由上海到北京,过了廊坊才去洗手。
真正大闸蟹上市,应该是下个月这个时间,余去上海,一个月总会买个几回,原来经验不足,总是看着阳澄湖的大牌。后跟着“上海阿姨”定有妙招在此,居高临下,远远盯着阿姨买蟹的摊位,蟹的品种,顺耳听听价码,既有新鲜,货色靓,内容满,味道也不错,价格吗?也不贵,上海人谈价码,中国第一。
在上海蒸螃蟹,亦是不难,昨日有朋友赠毛蟹一大兜子,遂想起“炒蟹粉”一段趣事,八十年代上海南京路“扬州饭店”那个炒蟹粉,随上海蔡先生,小酌点四味小菜,就有炒蟹粉,水晶虾仁,炒鳝丝,清蒸狮子头,自家带米饭去饭店吃,口内余味涌动,收拾家伙,采买辅材,剔蟹剥肉,精选菜谱,如法炮制,几个小时过去了,一碗“炒蟹粉”,圆满完成,随即用锅烧了一碗蟹黄豆腐,亦是自觉不凡,略有自满情绪涌动。
肥肉丁煸炒,洋葱碎葱姜末,待锅内沸腾之时,脑子突然涌动,炒蟹粉的粉,不是粉面,应该是蟹的粉身碎骨的“粉”。就是功夫菜,就是在不断品味中,琢磨菜的味道和由来,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