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美味在舌尖 |
说起蔬菜这个话题,俺有自己的感受,除了空气,水,粮食,再就是蔬菜了,这就是人生存的基本条件,水果排在后边,都是大自然的馈赠,把蔬菜弄得三六九等,有机,特供,生态,环保,价格高的啊!让人心疼,原来兜里装个十块八块的就可以逛逛菜市场,现在没有一张大红纸,不敢造次哦,怎么也得用个五十元的绿色毛委员。
记得春节前,一位朋友送我一箱大白菜,两棵,说是胶东大白菜,需要一百多元人民币,白菜做了饺子,还炖了红烧肉还有豆腐,好吃,好味道!随后再去菜市场买了五棵,再次炒做,唉,竟然像是腐烂了白菜,没有味道,多水,无纤维,淡之无味,这就是特供和普通人吃的食物之区别!
记得小的时候,夏天往往伴着酸腐西红柿的味道找寻菜市场,地下流淌着腐烂成泥的垃圾,那时叫合作社或者叫菜场,人多啊,买菜的多是少年,兜里装着一只可以团成一撮的尼龙丝网兜,往往早上就在离菜场不远的路口等着农民或者叫菜农的车辆,尾随着前去那些菜场,拥挤啊,蜂拥哦,但是窍门还是要有的,从两侧往窗口挤,买到菜的往往从中间退出,这样两侧的就可以递上兜子顺利的买到手,反之,你是不会成功的,正面进攻亦不会胜利,两侧迂回才是战术决胜的根本。胜利往往是夏天的两斤黄瓜,三斤西红柿,一捆豆角,....只要是新鲜的就要排队,就要拥挤。而那些土豆,冬瓜,圆葱,会随时买到,买菜是一种家里孩子能干的表现,家长的表扬往往是下一次抢购的激励,而那卖菜的大姐和叔叔婶婶往事流露着威严的面孔,威严怒斥的腔调,因为那时我就知道权力是一种可以随意显示的身份的力量,不就是是一个卖菜的吗?
蔬菜是有味道的,比如茴香苗,比如茼蒿,比如辣椒,比如韭菜,比如大蒜,比如芹菜,比如芫荽。也有没有什么味道的,比如莴笋,卷心菜,莲藕,白菜,萝卜,....但是我最为有记忆的就是卷心菜,那是在四十多年前,我们往往在城市周边去麦收,当时的蔬菜就只有卷心菜,一是便宜,而是可以贮存,几片肥猪肉,几只红辣椒,一锅卷心菜,连煮带炖,中午一锅,晚上还是相同的一锅,只吃的我们至今想起来仍然回味着有一股屁的味道,所以说我就见不得炖的变黄的卷心菜,寻找过去蔬菜的味道,可能也是一部新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蔬菜味道在哪儿》?
土豆也是蔬菜,当下的土豆水分比过去多了不少于百分之三十,一点味道也没有,过去切细的土豆丝,加上几个干红辣椒,加上几个鲜绿的青辣椒,爆上几个花椒粒,热火炝锅,大火快炒,出锅前点上清醋,那酸辣土豆丝绝对是百吃不厌。下了多次决心,实验多次,再也找不到那多年以前的口味,因为土豆不是哪些品种了。
看着蔬菜,想着味道,蔬菜的颜色也到是光鲜,蔬菜的外观也是匀称,蔬菜的模样也是招人喜欢,就是没有了那朴实的味道,就是如同当下的人,看似光鲜就是缺少了人的味道,人的味道淡了,那菜的味道也就淡了,人越来越追求外观,衣衫,住房,车辆,将其包装,多了许多塑料袋和保鲜膜。
file:///var/mobile/Containers/Data/Application/6CA0E78A-EB62-42F9-AF52-9F6DAF38087E/Documents/com.sina.blog/uploadImages/data/8bf07e16ffd490fb44da5f830c67b74f.jpg显得有身份。菜也越来越最求外观,包装,进了超市就如同当上了公务员,还是那个玩意儿,身份便是不同,价格高的离谱,和纽约,东京,香港,伦敦也差不了许多!
没了营养,没了味道,也就没了感觉,没了滋味,很快的便丧失了味觉,不咸不淡的过着如同嚼蜡的日子也就像有些所谓的“土豪”穿的光鲜,打扮的靓丽,开着“耗车”,住着“别野”,一肚子“糠”,认不了仨字,包装的像是个有身份的人儿,其实就是一筐没有营养,中看不中吃的,当下的“俗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