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拔哥随手拍@/《一晃三十年又见大上海》

(2019-11-21 03:08:36)

拔哥随手拍@/《一晃三十年又见大上海》

昨儿突然想起第一次来上海的一段工作,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虽然来过几次上海,也都是匆匆一掠,八九年底,来上海时是为了山东省驻上海办事处要另辟新址,早期的山东驻沪办在南苏州路,靠近外滩北京东路和四川中路和乍浦路中间,距离上海老火车站和著名的南京路都不远,新址则是在虹口区的大柏树,九省市驻沪办统一安置在三座二十几层的楼宇里,山东驻沪办是在一座楼的三层面积,我的工作就是做装修,分割房间,吊顶做几间漂亮的会议室,接待室,办公室做上两面可以开启的办公橱,讲究的是地面铺的是席纹木地板,这也是上海比较高档的习惯。

从八九年底到九零年上半年才完工,当时沪办主任一二把手都是省里派驻,其他工作人员家都在上海,中午驻沪办又很讲究的午餐,有专门的阿姨清理完早间的卫生,就准备中午四菜一汤的伙食,从此见识了上海家庭厨房手艺的厉害,那些初次见面的食材,鸭子,竹笋,鳝鱼,鲜蚕豆,毛豆尖,鸡毛菜,百叶结,大闸蟹,金华火腿,上海咸肉之类的巧工妙制,那个时候国营饭店还占据着大多数地位,扬州饭店,杏花楼,老正兴,鸿兴楼,小绍兴,每到晚间,和几个老领导就寻觅在上海的街头,品味着甜味十足的,响油鳝丝,水晶虾仁,香糟带鱼,白切猪肚,三鲜烤麸,三黄鸡,红烧肉百叶结,以及清早起来的雪菜肉丝面,生煎包,裹着油条的糯米饭,觉着上海就是美食的天堂。

上海的南京路是购物的天堂,可是上海的朋友还是建议我去淮海路四川北路去选购物美价廉的毛衣,皮鞋,毛呢外套,羽绒服,那时在内地依旧是稀缺和紧俏的商品,款式和潮流一直是中国时尚的风向标,早年发家致富的许多人都是靠去上海捣蹬服装皮鞋发家的。

故地重游,再次来到山东驻沪办的旧址,原来老上海的电车公司旧楼,现在的名号叫做“外滩源”,显然已经是旧貌新颜,靠着苏州河的民房都不见了,是一条漂亮的景观大道,在弄堂里的教堂,依然是拍摄婚纱的热地,拥挤琐碎的居民开始搬离,外国洋人的公司和中国的富人,开始入驻这个地区,巴洛克风格欧洲各国的万国设计师,正在恢复久远的风貌。在最近的三十年,时代观念和现实的存在已经起来翻天地覆的变化,拖着辫子的有轨和无轨电车已经鲜见,从人民广场和外滩发往上海四面八方的公交车也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四通八达的地铁网络,手机刷卡便可以轻松通过。

眼望浦东,当时空阔烟雨朦胧的对岸,现在已经是楼宇耸入云天,宁愿浦西一张床,也不要浦东一间房的旧观念,现在浦东浦西都是十几万一平方的价码,跻身世界大城市的行列。

观旧址生旧情,当时的老领导皆以驾鹤西行,比我们老的人都走了,再走的人就轮到了我们,一座二百年的城市,一座座百多年的楼宇,留下了五代人的生死苍茫,在繁华和精彩之后,留下的也都是楼依然在,河依旧流,时代变了,人也都渐渐的远走了。

拔哥随手拍@/《一晃三十年又见大上海》

拔哥随手拍@/《一晃三十年又见大上海》

拔哥随手拍@/《一晃三十年又见大上海》

拔哥随手拍@/《一晃三十年又见大上海》

拔哥随手拍@/《一晃三十年又见大上海》

拔哥随手拍@/《一晃三十年又见大上海》

拔哥随手拍@/《一晃三十年又见大上海》

拔哥随手拍@/《一晃三十年又见大上海》

拔哥随手拍@/《一晃三十年又见大上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