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儿童从蹒跚学步,到满地乱跑,大概也就是从一岁到学龄前的阶段,从童车站立躺卧,到自行车前大梁置一小座椅,再到自行车后座抱着大人的后腰,这基本上是四十年前儿童成长的过程。
那个时候儿童开始被溺爱,“小孩车”也改了名字的称呼“童车”,材质也由竹木改为金属制,家里有闲人可以帮着带孩子,否则就要自行车带着上下班,因为那个时候不少单位还都有自己的幼儿园。
从躺卧到站立,竹木童车,就是许多儿童时代的小圈子,再早的还有一种所谓的坐圈凳济南当地称做“笸笸”小孩坐在里面看光景,掉不出来,围着软被,垫着尿布,大人干自己的工作,孩子就圈在那儿,竹木童车可以加一圈栏杆,孩子可以在里面蹒跚学步,吃着手指,抱着奶瓶,顶多围栏上拴个气球。童车还可以推着转移阵地,街边,公园,院落,水边,夏春秋三个季节都是一个儿童屋外活动的周转车。
好像过去的孩子不怎么好动,给一口吃的,给一个玩具,一个人玩上半天,现在的孩子脾气大,说一不二,玩东西没有长性,满世界的玩具不够他折腾,吃口饭追着喂,睡一会觉哄半天,六个大人围着转,时代不一样了,在精神分析以后,实际上不是溺爱孩子,而是发泄自己的情趣,让儿童的喜悦满足自己的兴奋点。
很羡慕现在儿童的拥有感和被呵护,可是也担忧独立生活以后面临的生活局面,不断快速更替的生活环境,生存环境,用不了几年,可能又是一个意想不到全新成长周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