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拔哥信口说@/《黑提包》

(2019-05-23 12:35:18)
标签:

杂谈

拔哥信口说@/《黑提包》

五十年以上,工作人员用什么包,还真不记得了,从文革开始,男女中年以后,骑着自行车,乘坐公交车,手里必有一只黑提包,单位领导,教师职员,供销业务员,出差办公事,来往于单位,质地为人造革,也就是一层布基涂刷一层合成材料,黑色有着亮光,一条铝制拉链,两只提手,用于挂车把,挂墙壁,新的锃明瓦亮,久用会有磨损,也有修补办法。

中国少有牛皮公文包,即便有也是重要军事机关,保密高级单位,专职专用,九十年代初,乘坐火车软席卧铺,也是专门特权专用,你有钱也无法购票,起码要厅级以上官员,一友年轻老成,身材魁梧,相貌堂堂,在朋友处借的一身高级军官制服,肩置大校军衔,提一只沉重牛皮公文包,闪亮锁扣,每每从北京回转济南,往往在开车前,敲开软卧车门,寻得列车长,显露中央军委工作证,注明前去济南军区有重要会议,传递重要文件,并注明必须安全,独处一个包房,每每免费乘车,从不失手,屡屡得逞。一日饮几两小酒,误乘另一列火车,此列车长,见过世面,不听这一套,接过工作证,强制买票,那哥们,两手空空,掏不出分毫,没有通讯手段,只凭一个工作证,糊弄不过火眼金睛的老列车长,见状,朋友绝不妥协,并威胁曰,误了军机大事让其负责,列车长不听这一套,世面见得多,不但强制补票,厉声要求打开公文包,并通知俩乘警一同打开公文包,一下漏了馅,里面一块砖头,几件旧衣裳,……顿时将校服没有了精神,大汗淋漓,泄了气的皮球,扣上手铐,录过口供,盖好手印,撕掉领章帽徽,在茶水炉的管子上拷到天明,车到济南,移交至火车站派出所,幸好济南当地朋友颇多,少了诈骗犯被起诉,也断了不买票的习惯。公文包的身份也显示了人的身份。

我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也是一只这样的黑提包,铝饭盒,钱包,口罩手套,围巾,雨衣,一到冬天格外满当,当然,兜里都会有一本书,因为,那个时候,书籍的解禁已经开始,八十年代开始有了各式的提包和背包,人造革还是主要材质,九十年代深圳广州上海,已经流行手夹包,墨镜,大哥大,夹包,娇衫(梦得娇),西裤,锃亮的皮鞋,或者大金链子那就已经开始流行了,…

十几年前,我喜欢提大包,冬季用皮的,春夏用牛津布的,药盒,酒壶,茶球,充电器,钱包,驾照,牙签筒,纸巾,湿巾,老花镜,(其实现在钱包应该用处不大了,只有几张医保,乘车,门禁的卡,)还有备几只塑料袋,用于购物。一想自己这两头,年轻年老还都用着大包,能提能背,“万宝囊”。时刻不忘的就是那只不贵万能的手机。

拔哥信口说@/《黑提包》

拔哥信口说@/《黑提包》

拔哥信口说@/《黑提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