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刷”二维码的风行

(2017-06-08 13:50:54)
标签:

杂谈

分类: 心爱的物件
“刷”二维码的风行

拔哥信口说@/《刷/二维码的风行》

手机都成了智能的,就是一块薄片,有点像是被偏下的一片豆腐,有时候又像是被压扁了的一个罐头盒,车上,路上,家里,就像是粘在手上一样,都在刷着那个薄金属魔盒,说是魔盒我觉得很恰当,有点像儿时童话里说的,里面无奇不有。

最大的功能,是购物,淘宝,京东,吃的,穿的,用的,玩的,老人的,孩子的,美女的,硬汉的,都有他的选择,打车的,代驾的,租车的,买车的还是二手车的,飞机的,火车的,住宿的,都离不开这“魔盒”。

“刷”是2016到2017年的最大进步,买个早点,逛个早市,吃个豆浆油条,买个葱蒜瓜果,农民进城,小摊菜贩,一张白纸,中间一个黑白花格,手机一晃荡,钱就走了,菜就买了,没有零币,没有毛票,没有糟烂的纸钞,没有细菌的传染,“刷”一夜之间,都会了,我也会了,微信一扫,支付宝转账,二维码方便,反正银行卡里不多放银子,科技带来新生活,这个“刷”字,一下子成燎原之火,蔓延城乡,买个猪头肉,买个嫩黄瓜,买个酱油醋,买个码芝麻酱,买棵新鲜大蒜,这就是二维码的一个会餐。一点一点的逐步侵入,我们的钱包,买起来,一点也不觉得心疼那钱,以为,你见到的是实物,划走的是一串数字,其实,还是你的肋骨上的钱。

忽然想起一位多年前的二哥,有钱人,不花钱,愿意借钱给别人,借给别人是支票,还回来的一定要现金,看见成码的红方块,高兴的和不上嘴,换成五十元的绿砖块更多,其实二哥,吃的也都是哆哆嗦嗦的掏的很慢,希望别人抢先付款,打麻将也只打五元的一只的筹码,最近,也有日子没有见了,不知道会不会“刷”二维码,这样打牌,输赢一定不会心疼,其实二十年前,他就是千万富翁。

二维条码/二维码(2-dimensional bar code)是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的;在代码编制上巧妙地利用构成计算机内部逻辑基础的“0”、“1”比特流的概念,使用若干个与二进制相对应的几何形体来表示文字数值信息,通过图象输入设备或光电扫描设备自动识读以实现信息自动处理:它具有条码技术的一些共性:每种码制有其特定的字符集;每个字符占有一定的宽度;具有一定的校验功能等。同时还具有对不同行的信息自动识别功能、及处理图形旋转变化点。

我国对二维码技术的研究开始于1993年。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对几种常用的二维码PDF417、QRCCode、Data Matrix、Maxi Code、Code 49、Code 16K、Code One的技术规范进行了翻译和跟踪研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国内对二维码这一新技术的需求与日俱增。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在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对二维码技术的研究不断深入。在消化国外相关技术资料的基础上,制定了两个二维码的国家标准:二维码网格矩阵码(SJ/T 11349-2006)和二维码紧密矩阵码(SJ/T 11350-2006),从而大大促进了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二维码的研发。

功能

●信息获取(名片、地图、WIFI密码、资料)

●网站跳转(跳转到微博、手机网站、网站)

●广告推送(用户扫码,直接浏览商家推送的视频、音频广告)

●手机电商(用户扫码、手机直接购物下单)

●防伪溯源(用户扫码、即可查看生产地;同时后台可以获取最终消费地)

●优惠促销(用户扫码,下载电子优惠券,抽奖)

●会员管理(用户手机上获取电子会员信息、VIP服务)

●手机支付(扫描商品二维码,通过银行或第三方支付提供的手机端通道完成支付)

“刷”二维码的风行“刷”二维码的风行“刷”二维码的风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