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拔哥信口说@/《和李百军喝酒是个累活》
和李百军先生相识有三十年了,那个时候他是个名人,在摄影被他们少数人控制的那个年代,他们是各界的宠儿,拍照,在中国人眼里都是有手段的神人,记录一个时代,影像是最接近真实的储存方式。八十年代,“破车子,烂棉袄,徕卡相机,雷达表!”,九十年代,开一辆桑塔纳,临沂地区,都有他醉驾的身影,酒后嗓门大,脏话口头禅,偶尔,冒出一个外国人的名儿,还带着临沂的腔调,一米七的精干身材,有着非凡的精神头,烟酒不离嘴,唾液满天飞,口语皆是艺术前沿的消息。
做广告公司老板,做回归山林隐士,弄中国水墨神韵,挫西方油彩抽象,军挎包,小檐帽,棉衬衣,方格料,走四方,酱香小酒慢滋润,可口小菜慢咀嚼。百军喝酒有状态,就是钟点长了点,一顿久违了点小酒,已经喝了十五个小时,坐着屁股受不了,听晦的耳朵也受不了,他走了好几天,我的耳朵还在回响着他的脏话骂人腔。
早年,我们都是三十岁冒头,酒量好,身体壮,喝酒连场,一般都是中午晚上,再接地摊练场。无非他的朋友也是我的朋友,都是热闹非常,一见面,咋也要喝个“天翻地覆慨而慷”。
近十年,见得少了,多在网络上见面,《博联社》《新浪博客》还有新近的微信,他是名人,俺是草根,逢年过节也是招呼不断,问候连连,百军聪慧过人,结交四海豪杰,与谷文达,朱新建,侯登科,均有不薄交情, 与当地文化名流亦是“临沂把头”不差。
百军,读书涉猎广泛,每每与其交谈,均是受益匪浅,此次小聚,酒量都减弱,早不及过去“豪情万丈”之豪迈。只有谈谈酱香美酒,谈谈烹饪招数,谈谈时令美味,谈谈书画怡情,好玩,就得慢着点,喝马拉松的长度,估计“半程”还可以,除了一改大场面不喝以外,再加上一条,马拉松慢酒,也不中,新规则是,一天喝一顿,隔天再喝。你说呢“百军兄弟!”
李百军,山东沂水人,生于1955年4月25日,现为职业画家,摄影师1976年大学毕业后从事油画和摄影创作。
其主要作品《老夫老妻》在1988年第15届全国影展获银奖和文化部首届摄影作品出国选拔赛大奖,《伴侣》在美国第98届职业摄影师国际展中获银镜头奖。
1987年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从1987年开始,曾任中国摄影家协会山东分会和山东青年摄影家协会常务理事,临沂摄影家协会秘书长和青年影协副主席等职。自1996年退出所有协会组织成为自由摄影师。
1998年在西班牙巴塞罗那现代艺术中心举办“中国陕北”摄影展,1999年在法国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举办“新兵连”摄影展,2009年“沂蒙山人”专题影展在北京参加建国60周年纪实摄影大展。1992年台湾摄影家出版社出版发行《李百军摄影作品集》,2002年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每天—李百军生活视觉日记》。2008年被中国摄影家协会授予“突出贡献摄影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