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拔哥的随笔 |

拔哥信口说@/《糕点或者其他》
黎明,也可以叫拂晓,就是比天亮还早一点时候,肚子叽里咕噜,躺在床上,起也不是,睡也不是,吃也不是,那就胡思乱想吧,说到吃,这是人生的第一大欲望,也是最早的欲望,跟着毛委员打土豪分田地,就是为了吃饱肚子,婴儿哭闹也大多为了奶水,至于,睡地主老财的姨太太小老婆,也是在吃饱了肚子以后的事,革命胜利了,娶个洋学生,城里妹妹,也是自然,就像是今天的“土豪大款”,有了钱,依旧是吃好的,睡漂亮的,享受是动物性的基本满足。
欲望,是一个时期以内的目标,五六十年前,路过糕点店,食物店,不自主的就会深深的吸一口,香甜混合的空气,济南比较有名的糕点店有,一大食物店,泰康食物店,上海食物店,再就是前店后厂,加工和生产的味道,会缓缓的随着温度,飘出来,鸡蛋,奶油,油脂,面粉,混合烘焙的味道,当然烘焙这词是近年来才流行起来的,蛋糕店,饼店,烘焙,以及在家自己动手,也成了时尚。
糕点类,最为基础的就是饼干,那时候,谁家有一个生了锈的饼干桶,且只有上海才有的方方的饼干桶,上面是凹下去的一个圆盖儿,鸡蛋饼干,钙奶饼干,奶油饼干,还有华夫饼干,那时候都是以糖为美味的标准,油腻为香的标准,鸡蛋为高档的标准,饼干是儿童最为亲近的伴手礼,再就是消化的方便,把饼干放在牛奶里,是病人的营养餐,其实在困难时候还有一种难以下咽的饼干,糠麸饼干,只凭这名儿,就知道啦内容的含义,这也只有在幼儿园里才可以享用的伙食,在复杂一点的就是麻花,蜜三刀,江米条,羊角蜜,百子糕,就是俗称的“萨其马”,最为高级的是,圆圆的鸡蛋糕,长条的长寿糕,一张方方的大纸,内里再垫上一张略小一点的纸,码上整齐的糕点,四角按顺序折成一个方方的包儿,用细细的纸绳儿系的结实,在系上纸绳以前,还要垫上一张红纸黑字儿的签儿,几包摞在一起,细纸绳儿,有俩手指头提着,串个亲戚,看个病号,拜个师傅,登门拜访丈母娘,这都是必须的。
每逢年节,食物店都是热闹了许多。由这里拎走了的美味,会很迅速的进入儿童的手掌,病人的床头橱上,那时候,人们对糕点的渴求和期望,就像是今天的对产权房,对SUV汽车,对年轻美女,对周游世界,对古董收藏,对仰慕的地位,对巨额存款,令人羡慕一样,果腹是人生命的重要环节,空气/水/再就是食物了,基础的生活必需是简单的欲望,可是如今已经越来越找不到欲望,糕点也久远的离开了我们的视线,高糖,高油,高脂,已经视如虎狼,糕点也离开了我们的餐桌,但是偶遇上海,回想那半两粮票的岁月,吃一味甜美也死不了人,回想那吃那不要粮票糕点店食品厂箱底的点心末,也是一种对美好甜蜜的咀嚼。就这样吧,早餐也到了要吃的时辰,吃啥?费劲的想一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