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拔哥的博客
拔哥的博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3,507
  • 关注人气:1,63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位八旬母亲给儿子的信

(2014-09-30 20:07:52)
标签:

慈母心肠

语重情深

真情流露

泪眼朦胧

尽孝为先

分类: 情感的箱子

  一位八旬母亲给儿子的信晓民:

     “光阴似箭,逝去不来”。我自五月九日离开黄台路迄今,悠忽四十天,我没有回去过一次,对装修房子问题,我已经交给您大哥大嫂,不再过问,因为,我对您爸默许,在他走后这个家一切不动,继续维护。

      因为,这个家是我与您爸共同建立六十多年的家,它虽旧房子也从未装修过,但这个家的一针一线,书书本本,桌椅床铺,点点滴滴都有我们辛勤的幸福与自由,都有我们的痕迹,有我们与孩子的天伦之乐。特别是您爸给孩子洗澡,逗孩子玩的欢声笑语,遇事能担当,他的音容相貌等等,都留在我心里,回忆连连......

      您爸爸走时我七十六岁,现已八十四岁,坚持维护这个家八年,,实现了我对您爸的默许。装修后,我住的房间虽基本保持原样,但是他们一家三口入住之后,又要适应新的生活,房子不大,彼此不便,条件如此,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只有遗憾,谁叫我和您爸没能力......

      原本装修房子,我想去胶南“敬老院”但是玉珍(二哥的媳妇)从美国来电话叫我到他家,建民(四弟)也叫我,后您又叫我,所以。我就暂时不去“敬老院”。在建民家,在您家,分别住些日子,虽然给您们增加了一些麻烦,但我还有些自理能力,与你们近距离接触,也好相互交流感情,增进了解和加深理解,因为我们母子之间,相见不多,相处更少,您我母子老年有机会相处尤为珍贵,。所以我就安心的住在了您们两家,其他同事邀请我到她们家去住,我都不去了,还是住在儿子家踏实,也是我和您们的心愿,我想您爸的在天之灵也会欣慰的!

      这些日子,在近距离与你接触中,深深地体会到,您们各自建立了几十年的“家”也不容易,都青出于蓝胜于我们建立的“家”,从您们的“家”感到了您们的勤奋,自理能力强,房内整洁舒适,使用的物品观念比我们新,快捷方便,日常用品,应有尽有。

      虽然,我知道您们对我和您爸的无能力为孩子安排好,有意见,也有微词,(这在市场经济下的现在,存在决定意识,这也是难免的,)但我看到您们建立的“家”和自己创的业,我感到欣慰,这也是我和您爸希望您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初衷。可是看到您们艰苦创业,自己买房,为孩子上学,结婚,创业打下的良好条件,我们也感有些自愧不及啊!我已经八十四岁,感到身体健康是幸福,是全家人的幸福,您们的健康也是我的挂牵,也是全家人的幸福。我还是那句唠叨的老话,“限酒限烟,自我保健,预防疾病!”晓民,哮喘病更要吃药保健,限酒限烟并举啊!

      晓民,过两天,我又要到建民家去住些日子,以后有机会我还会来小住,您对我照顾的很好,我做饭不好,否则,我真想每天在家做好了饭你回家就吃,那可省您的麻烦。可惜从小没学做饭,放学后您姥爷就叫我写毛笔字,说什么“一字值千金”,和您爸结婚后吃食堂饭多年,直到低标准粮食供应后,才学着自己做饭,很少在做饭上用心学,但您们虽是男孩子,从小就学做饭,都比自己媳妇做得好,当时,在青岛钢厂的老同事都说,“您的四个儿子用嫚也不换”,我们家还被评为“美好家庭”,奖状还保存在家,这些日子住在您和建民家,她们都说脸色好看了,您的儿子对您真孝顺啊!我欣慰的笑笑,心里感到暖暖的,所以您想将这几位妈妈的女同事请到家让您亲手做几样菜给她们吃,但七月预计即将来临,为预防您的哮喘病不发作,不给你增加负担,不清她们了,以后有机会再请吧!

       好了,今天我一个人在家静一静,没有什么事情做,便提笔和您说说心里话,以后有机会再说,注意:在我走后,为了预防哮喘病,晚上少出去,去喝酒会朋友,早点休息,配合按时吃药。

                                 妈妈亲笔于上午2014.6.23

        另外,给你留下2600元钱,您八月二十三日过生日,你和朋友一块过吧!买件体恤衫也不会买,你自己喜欢什么自己买吧。


(全部文字未做丝毫修改。)

 

     注----晓民是我三十年的朋友,生在青岛,长在青岛,现离异独居。一手好厨艺,一批好朋友,一个好酒量,岛城印刷界行家里手,老母亲在此居住时期,天天回家做饭,同老母亲进餐,陪老人散步聊天购物,好不惬意。

     家中兄弟四人,

     大哥早年插队在外地晚年返青,生活拮据,蜗居多年,晚年愈和母亲同住。

     二哥在远洋船上,举家已经移居美国,事业生活都是上乘。

     四弟为公务员,生活安逸,衣食无忧,都是孝顺当头。

     父母皆为建国前参加革命,离休干部,母亲离休前为青岛钢厂办公室主任。

     再注---老母亲,思路清晰,整篇信件,无有别字,段落清晰,催人泪下,难得如此体会孩子的慈母胸怀,理解孩子的真言挚语,撼动心田,看后泪水不禁,传授为人儿女,理解父母,孝敬父母!

     另有朋友来函,说母亲称呼儿子为您,感觉不舒服,其实孩子大了,就成了相互尊重的关系,客情,客气,这些都是老辈人关系转换的一种表达。做好老人,就要和孩子客气,相互尊重,你说呢?难有八旬老人能有如此细腻感性情怀,其实我们也都成了老人。

 

     本人重新垒字正文,以示天下有心之人,阅读传人。

     以下为老母亲亲笔手书原稿。一位八旬母亲给儿子的信


一位八旬母亲给儿子的信

一位八旬母亲给儿子的信

一位八旬母亲给儿子的信

一位八旬母亲给儿子的信

一位八旬母亲给儿子的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