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趟深圳,只是三天,匆忙不去待说,且说郁闷之极,此次来深圳只想看看展览,考察一个小项目,同行又急急匆匆返回,我也无心久留,买好机票,回转追赶冬至的“饺子”,告别这绿葱葱的南国,济南已经是零下4度有余了。
恰好深圳新机场启用,这是第一次乘地铁奔机场,过去一半除去打的士,就是朋友开车送,今天正逢周末,不愿意打搅朋友,一看地铁可以直达,这不提前两个小时乘上一号地铁,(罗宝线--罗湖到宝安机场),严格按照路线提示,可怜的地铁在爬行了一个小时二十分之后到了那距离机场还有一段路程的大巴面前,虽然赶上了那拥挤的大巴,到了换登机牌的时候,被告知来不及了,这时指针已经距离起飞不到二十分钟了,飞了..........终于完成了一次误机的记录,幸好改签在晚上九点五十还有一班飞转回家,这是在此以前我无数次坐飞机,从来没有的事情。
一九八八年,不知道是第一次还是第二次坐飞机去广东的佛山,那时济南还没有直达广州的飞机,也是一个冬季的早上,害怕误机,相约了一个朋友开着他那的虽是破旧还是难得的北京吉普,送我们去济南西郊的一个军用机场改为的民航,临走之时,寒冷的天气就是打不着火儿了,摇把子摇的满身大汗,那个急啊,改变别的交通工具已经来不及了,没有家庭电话,还没有传呼机,更没有移动电话手机,两百多的机票,也没有什么改签之说,咋办呢?在百般无奈之中,突突一声,打着了火儿,一阵狂喜,苍天保佑,没有今天这多车,没有这多红绿灯,没有这多行人,一阵狂奔,现在也就是60公里的时速,那时候已经是飞速了,因为没有什么遮挡,很远的地方旷野之上,当看到那架英国产三叉戟客机身影的时候,已经距离起飞很近了。幸好那时没有这多旅客,没有复杂的安检,同行的也就是稀稀拉拉几十人在寒冷的瑟瑟风中听着发动机的轰鸣,闻到了煤油燃烧的呛人气味,飞机马上起飞了,晃晃荡荡在那不够平整的跑道上,吱吱呀呀的还是飞了起来,只记得那机舱了,是淡绿色的塑料布做的内衬软包,按了按,还是挺软乎,飞机上还吃了一顿铝制饭盒的餐食,送了一个飞机的小模型,再多的就记不清楚了,一转眼这是二十五年以前的事情了。
想起自己包里还有一只中国银行的白金卡,还有什么民航发的龙腾卡,找找服务中心,便把俺老夫安排了一番,喝着茶水,看着电视,吃着水果,玩着电脑,把这一片《飞翔的郁闷》写完,算是耗时间,也算是对自己误机的反省,也算是对第一次误机郁闷的排遣,也算是在机场候机室里写的第一篇博客,但愿以后不会再有此次遭遇,啥事也要早打算,乘机要赶早,路上早动身,教训哦!
2013-12-22-17:30
于深圳机场中国银行休息室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