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京都建仁寺

标签:
原创情感日本情节镜头散步春心荡漾文化共赏深情留恋文化散步旅游 |
分类: 美味在舌尖 |
气势非凡的禅宗佛殿建筑。明和2年(1765年)建造,兼作佛殿的“拈华堂”。正面须弥坛上供奉本尊释迦如来坐像及胁侍迦叶、阿难。此外,法堂頂棚的双龙图为画坛名家小泉淳作于2002年为纪念创建800周年所绘。
“东阳坊”茶室
茶室採用草庵式二帖草蓆结构,被奉为日本茶室建築典范。据传天正15年(1587年)在丰臣秀吉举办的北野大茶会上,利休的高足真如堂东阳坊长盛担任副席。茶室西侧有本寺著名的“建仁寺垣”。
禅宗方丈建筑,庆长4年(1599年)惠琼从安艺国安国寺移建而来,优美的铜板屋顶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本尊是东福门院捐献的十一面观音菩萨像。白沙配以青苔、巨石,被称为“大雄苑”的枯山水前庭,豁达大气。
方丈(重要文物)
八百年的历史与禅心,令人思绪万千……
日本最古老的禅宗本山寺院——建仁寺。
恬静悠然的名刹景致。
东面,东山山麓满眼绿色;
西面,鸭川流水潺潺,心旷神怡。
虽然地处祇园的烟花柳巷之中,却闹中取静。
集文物瑰宝物于一身,庄严伫立。
开山堂[不对外开放]
原名护国院,古时称兴禅护国院,为开山祖荣西禅师的入定塔(墓地)。长满青苔的庭院内,开山祖亲手植下的菩提树如今依然繁茂。客殿本尊为赤旃檀释迦如来像。隔扇门画有加藤文丽所绘《龙虎图》及原在中所绘《孔雀图》等。
风神雷神图(国宝) 俵屋宗达画作 金箔纸着色绘画
本图虽既无落款亦无印章,却被认为是宗达的真迹,而且为其晚年最佳之杰作。对开屏风,整面贴金箔,右绘风神,左绘雷神。
勅使门(重要文物)
包铜板人字顶四脚门,流传至今的镰仓时代后期的古建筑遗迹。门柱及门扇上有战乱时留下的箭痕,由此故称“矢之根门”或“矢立门”。据说原来是平清盛的六波罗邸之门,或是平教盛的馆门,后移建于此。
三门“望阙楼”
空门•无相门•无作门即的解脱门。以“远眺皇宫之楼阁”之意取名“望阙楼”。楼上供奉释迦牟尼佛和迦叶、阿难及十六罗汉。
袄绘(隔扇门画)
桃山时代的画坛巨匠海北友松与建仁寺关系密切,他绘制的隔扇门画《竹林七贤图》、《云龙图》和《花鸟图》等多幅画作均作为文物保留于建仁寺。此外,还可以看到大正至昭和时期活跃在画坛上的桥本关雪画伯(1883~1945)晚年的杰作《生生流转》、《伯乐》、《深秋》、《松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