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西偶感

标签:
王崴威信县扎西大转折《活着》腾讯网杂谈 |
分类: 心情日记 |
在威信县扎西镇的散淡时间,记下一些散淡的心情。
一
威信湾子苗寨,500年树龄的老树下有个兜,兜里有巨树沁出的圣水。
“烧柱香即可饮此圣水,保平安,健康,万事如意。”老人说。
这里是马康凤姐姐的老家所在。
以前看过马姐回家做的专题片,对此圣树、圣水有着敬畏之情,便买了香火,认真地拜了三拜,心里想着:家人平安、顺利、健康。
之后,老人从树兜里舀出两勺圣水,递给我。
因为爸妈的酒店刚开张,有很多很多棘手的问题和麻烦的事情等着他们,爸妈这段时间很累很辛苦,甚至很困惑,让我的心里很不安。特别是这次到革命老区威信县,参与电影《扎西大转折》拍摄的协调等工作,时间是近三个月。担心着爸妈,及家里的事情。
所以,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这样敬畏地,向一棵树,寄托自己的祈祷,愿,祈福能成真。
二
老人在认真地画着蜡染。
听说我们来自昭通,老人希望我们可以给他在城里的陶姓亲戚带去山药,“半麻袋,不重。”
老人笑着恳请。
三
有远方的客人到来,苗寨里的男人用自制的木槌,舂起了糍粑。
黏性十足的糍粑沾上纯生态的蜂蜜,那味道,是幸福的感觉。
四
在张笑天老师编剧的电影《扎西大转折》里面,有一个叫“幺妹”的16岁姑娘,是当地苗族同胞拥护红军的典型代表,在电影里面是个分量很重的角色。
听说剧组可能在威信县湾子苗寨,找了一个当地小姑娘来演这个角色。
今天恰好在苗寨看到一个当地姑娘。很清纯漂亮的样子,会不会是她来演?晚上在网上遇到马姐,她说就是这个小姑娘,只是剧组应该没有定。
小姑娘自小就喜欢唱歌跳舞,且十里八村出名。只是很早就嫁人了。若不是如此,马姐原本是准备给她找个好的艺术学院读书的。
她是一根好苗子。真心希望她能参演。
五
此次来红色圣地威信县之前就在想,我那几位十一年未见也没有能联系上的老同学:黄侯举,王帝勇,陈光兵,周兴弟,不知道你们好不?或许还在山村教师岗位,还是?
希望在威信这几个月时间,能联系上你们,能一起坐坐,忆往事,叹今朝,寄语明天!
六
出去买些日用品。宾馆里面的一次性物品,即浪费又不环保。
很热。但威信人善于休闲和娱乐。晚上十点多了,店门口,大街边,随处还可见扎堆喝啤酒的、下象棋的、天南海北散吹闲吹的人们。
前面是个公园。有年轻的男孩子,牵着身着青春前卫的女孩子的手,从公园大门口走出来。亦有一对恋人,幸福地依偎着,从公园大门口进去。
这是小城的生活。让人羡慕。
七
回到宾馆后,看到钟如九发的微博:妈和姐听说了“面具娃娃”也在15楼住院,以前小湘没有转到304来,我们也听说了小湘的遭遇。下午我们一起去病房看小湘,看到小湘的样子心里很难过,这么小的孩子就要承受,连大人都承受不了的痛苦,真的很可怜,我们希望小湘能尽快康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开心快乐的成长,不用每天都戴着弹力套生活了。
腾讯网副总李玉霄转播:“宜黄钟家母女,面具娃娃湘湘,都是亿万腾讯网友牵肠挂肚的新闻人物。面对这张照片,千言万语凝结成一句话:你们真的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加油,顶住,好好活着。”
有着400多万粉丝的“腾讯新闻”微博立即转载,“一定要加油!所有的腾讯网友都支持你们。”
几分钟后,这条微博被网友转载和评论近200次。
因为“面具娃娃”到北京治病的故事,是我的好友、腾讯《活着》栏目编辑王崴拍摄的,看到的当时我就有很多感慨,于是给钟九如转载留言:“我愿为#面具娃娃#治疗捐100元,尽管很少,但如有无数个100元,涓涓细流就能汇集成希望的大海。望王崴老师能给个账号,帮我代转。”
八
在威信县扎西镇呆了一天多。相对于秋城昭通来说,这里热得难受。
孔璇这时候在QQ上说:威信不算热,武汉才热呢,四十多度。风扇的风都是热的呢,凉席就像一块铁板,而我是铁板上翻滚的肉……
照她这样一说,我这里三十来度温度,应该让我知足才要得。
想起今天在红军长征路上的所见所思,相比之下,我们所处的时代和环境,已经很不错了。
再想想“面具娃娃”小湘和钟家母女,我们更是很幸福的了。
所以,干脆知足常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