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赤峰北部地区的干旱在继续

(2014-04-28 09:18:13)
标签:

资金

干旱

华北地区

赤峰市

春耕

分类: 社会热点

我在读我2014-04-28写的博文时,心中惊讶,这和我刚刚看到的旱情一模一样。

    2016年7月7日,南方暴雨成灾,北方干旱遍布。内蒙古的阿鲁科尔沁旗。干旱造成了这里人畜饮水困难、河流断流、水库干涸,作为一个畜牧业大旗,这里的牛羊养殖情况又是如何呢?

赤峰北部地区的干旱在继续
       炎炎烈日下的羊群

赤峰北部地区的干旱在继续

赤峰北部地区的干旱在继续

赤峰北部地区的干旱在继续

赤峰北部地区的干旱在继续

赤峰北部地区的干旱在继续

赤峰北部地区的干旱在继续

    有人说“牲畜饥肠辘辘,草场无草可打。牧民低价卖羊,无奈高价买草。”是阿鲁科尔沁旗畜牧业现状的真实写照。我们来到了阿鲁科尔沁旗绍根镇的巴彦高勒嘎查,这里家家户户都养着牛羊。

    在去往巴彦高勒嘎查的路上我们很难得的见到了一片羊群,但是羊群行走的速度非常的快,因为在这里它们并没有找到可以食用的草料。

    在巴彦高勒嘎查我们见到了牧民巴塔,巴塔家养了100多只牛,可以说是巴彦高勒嘎查的养牛大户了,他告诉我们,因为干旱,他每天至少要花掉3000块钱给牛买草。巴塔说他已经养了30多年牛了,如果还不下雨的话,他只能接着给牛买草吃,因为除了养牛,他也不知道该去干什么。

    在采访的途中还是能够发现一点点绿意的,记者就发现了一种叫做狼毒草的草,这里的牧民告诉告诉记者牛羊是不会吃这些草的,因为它是有毒的,只有在出现干旱和草场严重退化的情况下,这种草才会出现。

    在巴拉奇如德苏木准诺尔嘎查,我们看到了正在剪羊毛的萨日娜,因为干旱的原因,她家200多头羊也已经好久没有放出去吃草了。羊因为瘦也卖不出什么好价钱。

    入春以来,阿鲁科尔沁旗没有一次有效的降雨,全旗草牧场受灾面积达到了1200多万亩,受灾的牲畜达到200多万头只,因灾死亡的牲畜达到8600多头只,因灾畜牧业损失达到2.4亿元。

    阿鲁科尔沁旗家畜改良站站长魏景钰:“面对这个严重的旱灾,号召广大养殖户通过育肥转基肥,早出栏快出栏,把这个损失降到最低,我们阿旗有一个百万亩的牧草基地,现在第一茬已经收割完毕,产量达到10多万吨,我们业务部门已经向这些企业和合作社通过赊购等方式向养殖户调运优质牧草已经达到三万多吨,饲料达到1.5万吨。”

 

    下面是2014年4月28日写下的博文:

     近日记者到赤峰的北部采访,看到很多山地由于干旱无法下种,从去年冬天到今年春天,赤峰的北部只下过小雪和小雨,且对墒情没有一点改善,干旱一直持续到现在,华北地区的干旱和赤峰地区一样。在和农民交谈中,得知水浇地可以播种,而山坡只能先把种子播到地里,等待下雨,如果最终没有下雨播下的种子就白瞎了。

赤峰北部地区的干旱在继续
             一个冬天没有下雪,土地是干涸的。
   

 在阿鲁科尔沁旗天山镇宝家店村采访时,听农民说,种水浇地基本不挣钱,农民给记者算了一笔帐,以一亩地为单位,雇人翻地30元,购买种子50元,雇人播种20元,购买化肥100多元,浇地40元,种玉米需要浇4至5次,最好的水浇地一亩地打玉米1100斤,差的只打700斤左右,平均每亩900斤,玉米从去年开始到现在每斤1元左右,算下来,种一亩玉米收入900元,支出400元,还没有计算人工,实际收入500元。种山坡子地收入稍微高一些,如果雨水好,一亩地投入70至100元,产谷子300至400斤,每斤谷子可卖2至3元,每亩地可收入800至900元。当然,这种山地得建立在不干旱的情况下,如果像今年这样干旱,怕是颗粒不收。

基于这种情况,现在的农村种地的大多是上了岁数的人,年轻都出外打工,年轻人打工一天能挣120至150元,一年打200个工,可挣30000万元左右。

赤峰北部地区的干旱在继续
           这是林西县林西镇大营子村仅有的一眼辘轳井,因为井水干涸,现在已经没人用了

    记者在很多农村看到农户院子里的井都干枯了,有的村民吃水只能到远处用车拉水。有的村庄原本不是缺水村,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甚至八十年代,有的村子地下水只有两三米深,最深的井也不到十米深,有个村庄东边有一眼泉水,日夜不停地流成一条河,河里有各种鱼类,河两岸上长满了各种各样的树和植物,鸟儿在河的上空飞翔鸣叫,是个鸟语花香的好地方。到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后期,这个村庄附近的镇子大肆建楼房,村民就在河两岸挖沙子卖,那时候河的两边全是蚂蚁啃骨头般的人,挖出的沙堆遍布河滩,村民卖沙子挣了不少钱,同时河的原有生态彻底破坏了,泉水没有了,河流干枯,只剩下一条千疮百孔的干河床,看了让人心痛;另一件掠夺性生存的方式是打井,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这一带农村分田单干后,兴起每家每户打井热潮,有的村庄一年就在各家各户院子里打了几十眼井,村子里也在村四周不断地打井,发展水浇地,增加农业收入,使地下水年年下降,开始村民往深里挖还能追上地下水的下降速度,到了近年,有的井无论怎么往下挖也见不到水,村民的生存到了生死攸关的地步。近些年的干旱和地下水急剧下降有关系。

赤峰北部地区的干旱在继续
        这家房子空着,主人出外打工了,院子里唯一有生气的就是一棵沙果树,它是那样的无助
    干旱怎么办?水浇地还好,照常播种;山地就只能先把种子播进地里,等待老天是否恩赐。幸亏近些年国家对于农民有些补贴政策,使得农民在没有收入的情况下也能得到一些资金收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