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过去 |
很多人不喜欢秋天,秋天有肃杀之气。我觉得也是如此。比如关于秋天的诗词文句不胜枚举,可是一想到秋天,撞进我脑子里的肯定是曹丕的“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这一句,曹丕是怎么接着写的,我记不住了,唯独这第一句,死死印在脑子里,秋天一到,稍有感慨,这句诗就出来抵挡一番,而且,眼前就是一派秋凉景象,有点凄惨。可是其实呢,我也知道,在秋天里的人世依然是人欢马叫,读书的读书,挣钱的挣钱,鬼混的鬼混,诈骗的诈骗,腐败的腐败,流汗的流汗。。。。。该干什么还都在干什么,只有几个不得志的文人写客“啊啊啊”地感叹起来——不是有什么事要感叹,而是到了秋天,不感叹就对不住自己这文人的称号。
古人逢秋寂寞,那是真的寂寞。繁花败落,北雁南飞,枯叶飘零,昼短夜长;一年将尽,出门在外的,惦念家人如何熬过这漫漫寒冬;在家的,担心着远行的亲人寒衣添未,有无疾恙?关山阻碍,江河横挡,千里万里,音信难传。日落之初,乌鸦盘旋呱噪;日落之后,冷风有如鬼泣。那时也无电视收音机,天一黑,人便早早地无事可做,守着如豆火烛,就着丝丝寒气,神思万里,胡思乱想,总结一年,得意的事不多,吃亏的事不少,免不了悲从中来。有那文人学子,灯下苦读,看三国掉眼泪,读到悲愤处,击案而起,环视四周,黑影憧憧,寒气逼人,想起自己一身学问无人问津,有志难成,于是长啸短吟,寂寞的诗词文赋便滚滚而来。更有早早便睡下的,可是几更之后,就睡够了,睁眼一看,漆黑一片,伸手一摸,到处冰凉,于是辗转反侧,心灰意冷到极点。这种气氛下的诗,我觉得最有名的就是李长吉的那句:“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那是真的悲秋。
现在没事了。现在就是在冬天,也能看到花团锦簇;城市的天空灰不拉叽,大雁来都看不到,哪还看得见南归?现在日头落得再早也无关紧要,有霓虹彩灯,夜夜通明;亲朋好友,远在天边也如近在眼前,有网络有移动,不再有思念的距离。城市里的树木花草本来就是点缀,落叶自然有工人打扫收集,大路上干干净净,风一吹只有土尘扬起没有黄叶飘零。现在的人可以大声对秋天说:来吧,就是寒冬,能奈我何!
没有了与秋天的感应,不再悲秋感怀。
这样也好。
关于秋天的诗,我也完整地记得一首,这是我在上初中时就背下的,后来便也死死地印在脑子里,而且一想起来,就有一种嘹亮的感觉。这是刘禹锡的《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潮。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宵。
真是好诗。把秋天写得这么热闹,恐怕没有第二个人了吧?只是现在,哪里有睛空一鹤的景象,连麻雀都灰头土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