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是一种艺术
(2009-08-05 17:34:32)
标签:
教育 |
分类: training |
< 幸福实验室>
艾柏的口语传播研究
公司办了几次大陆企业到台湾的访问团,在我陪同的时间里,内地的企业家朋友除了喜欢台湾的夜市小吃外,对每天晚上的新闻及叩应节目更是咋咋称奇。到阿里山不一定每次都能看到日出东方的壮丽,但是电视新闻里却常常看到台湾民意机构里的乱事,那拳脚相搏、扯发掴掌的画面透过卫星放送,那些脱序演出的人,立刻知名度大增,至于他提过什么样的法案?有何政见?似乎已经不重要了,这种事尤其盛产于台湾选举活动期间。
其实民意代表们知道,透过媒体是接近自己选民最快的方法,为了要得到注意、要有版面报导,这些人好像关二爷或张飞上身一样,那种横眉竖目、单骑入敌营的戏码在摄像头照到时,每个人的战斗指数立刻飙到极限,一旦镜头带开时,所有的大动作立刻收敛,直到镜头又慢慢的靠近……。在台湾的新闻里,几乎没有人在听彼此政见的攻防,镜头追踪的是那种被撕裂的对立。
这些激烈的动作其实是一种非语言讯息的沟通,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教授艾柏,经过长达10年的口语传播研究,他发现人们在说话所透露的讯息中,只有7%是讯息本身,其它如音调、语气约占38%,而剩余55%则是视觉影响,包括表情及肢体动作。从这个比例,你会很明显的看到非语言沟通讯息的威力。
在美国总统大选中,奥巴马与麦凯恩这两人在选民的印象中有着明显的不同。在公众演说中,奥巴马的肤色让人意外,他的话语铿锵有力,最迷人的是他充满自信的眼神和张力十足的双手,人们无法将其眼光移开,你会被他的群众魅力与形象所吸引;而麦凯恩似乎有着前任总统小布什的阴影,而且听说他的手过去打越战时曾经受过伤,所以并没有办法如常人般随性高举,这也会影响他在表达时的说服力,即使最后找到了一位美丽的副手搭档,但是还是没有办法改变颓势,将江山拱手让人。
表达是一门艺术,除了了解语言文字本身之外,在不同的语气、眼神及肢体动作下都会造成不同的解读。如果先注意到自己的语气及动作时,再直接的话都会得到一些缓冲。这世界最麻烦的是,有些人执着于自己的好意,却不知不良的语气、眼神与动作已伤害对方很深,造成更大的反弹。而人们会忘记你所传达的讯息,却始终忘不了那狰狞的画面与无情的指责,政治人物是靠这行吃饭的,咱们做人还是敦厚些,千万别学到台湾政治人物的那一些坏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