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就是个瓶子吗?
(2009-05-19 10:43:16)
标签:
教育 |
分类: training |
< 幸福实验室>
谈「红酒实验」
中国人比排场、比大气,到哪里都希望有面子,于是名屋、名车再加上名酒,这些名牌加持之后就好像有金刚护体一样。
有一次一个企业界友人请吃饭,选的是北京一家高档的餐厅,餐厅里四周是名家的大作,友人指其中一件书法,告诉我这书法的苍劲之美,还有明式桌枱上那青花瓷瓶,图式是青龙腾云,那龙一摆尾,掀起了巨大的江涛,一吐气翻转入凌霄,在包厢里用膳,果然有着富贵人家的气宇。
服务人员的气质与谈吐更脱俗,高挑的身材,红唇贝齿搭上浅浅的笑靥,那柔美的声音、细心的介绍,让人还没吃就先醉了。还有那名家制作的餐具,水晶灯下闪着波光,人生几何啊!人生几何啊!今宵应该有酒今朝醉啊!
主人点了瓶红酒,虽知我甚少喝酒,但是一定要让我尝尝这瓶法国知名酒厂出品的珍品。红酒的名贵不只是产地,还有那时的温度湿度,甚至瓶身木塞,都有可能影响到酒入嘴后在包覆舌尖及入喉后的顺畅。友人说的活灵活现,我听得一楞一楞,尤其是当他说出席间这瓶红酒的人民币标价时,我不禁的抽了口气、睁大了眼,顺手把酒瓶拿过来仔细端详,再按友人的指示浅尝一口,突然这酒有着无与伦比的香醇,大有此酿应是天上有的感慨!带着微醺的脚步回到酒店,那一晚我睡得很好,恐怕连作梦时都带着满足的笑意。
我想上述的经验,许多人大概都有碰过,尤其是当听到某珍馐佳酿之价格后,你都会有「有眼不识泰山」的窘境,也因此,有些坏东西就会制作假酒,用同样或仿制的酒瓶,利用类似的产品与厂牌卷标来鱼目混珠、谋取暴利,因为除了真的专家之外,大多数人是看着酒瓶喝酒,如果把最好的酒灌进一般的酒瓶里,这酒恐怕也会变成廉价品,也不再让人们仰望推崇。
美国的「加州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曾经做过一次实验,让21位自愿者喝下不同年份的某厂牌红酒,然后记录下他们所喜欢的。受测者唯一知道的是酒的价钱,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他们甚至不知道真实的价格。因为有一瓶原价90美元的酒标成10元,而有瓶5元的酒却标45元。结果透过大脑的计算机扫描,在喝标价「贵」的酒时,受测者主掌「愉悦」的「大脑内侧眶额页皮质层」,其活动的程度远高于其它。
当然这种实验是很难骗到行家的,但社会上大多数的人,选酒还是会看酒类与价钱,来显示东道主的诚意。不过是个酒瓶子嘛!里面的东西更重要啊,千万别着了道,花了钱又喝到不纯的酒,那可就得不偿失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