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 从优秀到卓越>
一位朋友最近迷上了书法,倒不是真的拜师学艺,而是在街上随便买本字帖回来自己在宣纸上练习。我记得小时候念小学或初中时都有书法的功课,几乎每个学生临摹的不是柳公权就是颜真卿,只是那时候写的是行云流水,不过不是意境,而是速度。朋友笑说他写的仍是柳公权的「玄秘塔碑」,只是这回上了中年,心境及历练都不一样了,在运笔间的思绪,不再是蒙懂的少年,而是统帅千军万马的企业家;不再是急着写完去打躲避球的男孩,而是沉思布局天下的成功领导者。
我的父亲也喜欢写字,八十八岁的年纪,有空时仍会卷起衣袖、研起墨、抿着嘴、凝着神,写下他无师自通的书体,那一刻父亲专注的眼神,几乎忘记了日常生活中的烦忧以及身体上的病痛。我想不论是友人或父亲,都会认同其实练字就是练心,是一种调伏情绪的方法,是可以让人有所寄托的心灵向往,在现代人忙碌的工作步调与现实压力下,找一些事情做、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可以说是对抗焦虑的一种百忧解。
「百忧解」是现代人治疗忧郁症的药名,这名字取的可真好,好像一服用,所有的忧愁都会成空。只是啊,真实的人生并非如此,人只要有感情,就会有期待、也会有失望,所以佛经里有一段十分传神的描述:「爱生,愁忧生。」只要对这个人心存爱恋、有着挂念,你就会一辈子为他愁忧,尤其是爱情与亲情。而即使出家人告别了俗世的小情小爱,但其为众生烦忧、期待众生能离苦得乐的无私大爱,虽成就了一方人间净土,却更是一种生生世世、更深远无尽的牵绊。
因此,情绪总是难免,而当我们觉得被压力压得喘不过气来时,或是当下有些挥之不去的坏心情时,我们就要学着放下、学习转念,试着在万丈深渊中找到阳光的出口,顺着满布石砾的小径,坚定的前进,直到重新呼吸到清新的空气。
当我烦忧时,我也有二颗百忧解的密方,一颗是曾经有人用电子邮件寄给我一个档案,里面是日本京都的摄影作品,照片是京都樱花盛开时的美丽风景,而背景的配乐则是中岛美嘉所唱的【樱花纷飞时】,京都是我十分钟爱的城市,却当无缘亲睹樱花绽放的盛况,在照片里不管是醍醐寺、宇治河畔或是祗园、哲学之道、三十三间堂,我都会将自己缩小到计算机屏幕里,想象自己就走在照片里的石板路上,我可以听到歌咏樱花的动人歌声,一个人恣意的在花间呼吸,微微的对迎面而来的人点头致意,那儿是我心中的秘境,在那儿我可以用眼睛无拘束的贪婪、尽情的与樱花的青春缠绵,那种美的惊艳是一种心灵的救赎,她拯救了一颗想放弃一切的灵魂。
另一颗百忧解是颗服用更方便的药,我曾经在报纸上剪下一篇由明代才子唐伯虎所写的【桃花庵歌】:「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别人笑我太狂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全诗约140字,我将它放在皮夹里,有一次在飞机的航程上,我一直为一些想不透的事而烦心叹气,我越不想想它,那事却像鬼魅般如影相随,后来我灵机一动,就将这首诗歌拿出,一句一句的在心中默诵,只是脑力有限,念了一个多小时才勉强背完,偶尔还要放水偷看一下,但那一个多小时的脑子是没有在想那些烦心事的。而在背完那一刻的成就感,自己觉得蛮有意思的创意,竟然也可以抚平烦忧,让自己在愁眉下仍能灵出浅浅的微笑。
每一个人都应该要有自己化解烦忧的百忧解,否则成功会带给自己更大的压力或烦忧,写书法是一种、背自己喜欢的诗词是一种、去梦想一个自己想要造访的美丽胜境也是一种,只有你能找到对自己最适合的方法,你才能有爱自己、爱别人、爱工作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