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江南长城】雄震东南

(2010-05-19 23:44:55)
标签:

临海市

江南长城

台州府城

旅游

分类: 旅游记

临海市以袖珍的“江南长城”而闻名,这个曾经的古台州府以其厚重的文化底蕴吸引南来北往的各方宾客,默默地诉说她光辉的历史业绩。我是通过上海驴友“无声晨晨”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b55cf20100dw4w.html了解到临海的。“雄震东南”的“江南长城”使我向往,4月下旬邀约摄友打飞的来到临海,一睹“江南长城”的雄姿。

【P1】“江南长城”面临东湖依固山山脊而蜿蜒。眼前的东湖有园林的美姿,当地人称“杭州有西湖,台州有东湖。东湖之胜,小西湖也。” 【江南长城】雄震东南 【P2】汉白玉牌坊上“雄震东南”和石头上的“江南长城”字样十分醒目,登长城就从这198级台阶开始。

【江南长城】雄震东南

  【P3】陡峭的台阶使人气踹嘘嘘,抬头望只见前方城门屋檐;回头俯瞰东湖秀色。 【江南长城】雄震东南

【P4】爬上台阶顶部见“揽胜门”,这里就是长城的起点;当年戚继光在此建立了丰功伟绩,后人塑铜像缅怀先辈。 【江南长城】雄震东南

【P5】登上烽火台远望,见江南长城的最高点“白云楼”。 【江南长城】雄震东南

【P6】烽火台内凉风习习,稍坐小憩。 【江南长城】雄震东南

【P7】198级台阶的继续,登白云楼,忘记数台阶了。 【江南长城】雄震东南

【P8】与北京长城不同的是,江南长城沿途绿树成荫,古树参天。

 【江南长城】雄震东南

【P9】明将戚继光的重量级兵器,当时抗击倭寇时立过大功,而今永远歇菜。 【江南长城】雄震东南

【10】望天台。有点像北京的天坛吧,就是小了一些。据说是元末农民起义首领方国珍祭天称王之地。 【江南长城】雄震东南

【P11】摄友没有忘记此行的任务,拍一个产品的广告片吧,游客认为我们是专拍广告的,有些人还不过意地做了背景,嘿嘿。 【江南长城】雄震东南

【P12】龙头亭。四柱全石头的龙头亭很有特点,在亭的四个屋脊上分别俯卧一条栩栩如生的石龙,龙嘴镂空,含着龙珠,鼓鼓的眼睛有些狰狞。

【江南长城】雄震东南

【P13】。在烟霞阁以下的城墙是沿灵江而筑的,每当夕阳西下,霞光映射,灵江的水气蒸腾如烟,烟霞阁由此而得名。 【江南长城】雄震东南

【P14】江南八达岭。这段长城与北京的八达岭可以媲美,虽然少了点霸气,但却显得十分妩媚。 【江南长城】雄震东南

【P15】揽云天体。

【江南长城】雄震东南

【P16】眺望瓮城。瓮城修作弧形除了御敌外,另一个功能是为了防洪,是国内古城墙中罕见的。 【江南长城】雄震东南

【P17】城墙有三分之一是依江而筑,有效地保护了临江不受洪水侵犯。 【江南长城】雄震东南

【P18】城墙的那头是临海有名的巾山。山顶明显的有两座塔(东、西塔),山的下部还有两座,你找见了吗? 【江南长城】雄震东南

【P19】游览长城的线路止于巾山,这里是瓮城的出入城门洞。 【江南长城】雄震东南

摄影/后期:28亩田地

 

江南长城简介(来源于网络)

江南长城位于浙江省临海市,实际上是台州府城的城墙。江南长城(台州府城墙)长6000余米,现存5000米,东起揽胜门,沿北固山山脊逶迤至烟霞阁,于山岩陡峭间直抵灵江东岸,延伸至巾山西麓,依山就势,俯视大江,矫若巨龙,雄伟壮观,尤以北部最峻,与北京八达岭长城形神俱肖,人称“江南八达岭”。

史载,明朝名将戚继光在临海八年,抗击倭寇九战九捷。期间,戚继光与知府谭纶整修临海古城墙,创造性地加盖了二层中空敌台、遗存之今,戚、谭随后奉调蓟州,修建北京附近的明长城。他们抽调江南三千兵士,将其在临海筑城经验运用到明长城修建工程中。北国长城的空心敌台,源自临海。因此,南北长城在规格、形制、构造上,共同点颇多,实为北国长城之“师范”和“蓝本”,遂称江南长城。临海古城墙有着悠久的历史。自晋代开创以来,已有1600余年,迭经唐、宋、元、明、清诸朝不断修筑增扩,其主体部分一直保存到今天。古城墙沿江修筑而上,依山就势,逶迤曲折,雄险壮观。尤其是北固山一段,建于危崖之巅,飞舞盘旋,敌台林立,雉堞连云,城楼高峙,与北京八达岭相较,可称双绝,称之为“江南八达岭”,并不过誉。更有其独特之处是,临海古城墙两侧,古木参天,常年苍翠,城墙掩映在青绿丛中,更增添了一分灵秀。

临海古城墙,除了御敌的功能之外,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作用,就是防洪的功能。城墙有三分之一的长度是沿着灵江修筑,台州府城正位于灵江入海近处,江水与潮水相碰,水位升高,时常漫上城来。城墙有如大堤,千余年来抗击着洪水的冲击。为此,临海城墙在修筑设计上,采取了特有的措施,把瓮城修作弧形,特别是把“马面”迎水的一方修作半圆弧形(其余一方仍为方形),在全国古城墙中,十分罕见,目前所知尚属孤例。由于城墙的抗洪作用,在元朝灭掉南宋时,元帝曾下令拆毁江南所有古城墙,以利其铁骑长驱直入,而临海城墙却因其无法替代的防洪功能,得到了特旨免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