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爱情观的随想(孙文军)

笔按:来自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的工科女孙文军同学从女性视角,谈她对苔丝狄蒙娜和艾米莉亚的理解。我对她的“遥感与数字”一窍不通,但这丝毫不影响她与两个女性形象的世界相通。能引领同学们步入莎剧世界,我感到无比快乐。感谢文军,祝福美好!
女性爱情观的随想
——基于《奥赛罗》中苔丝狄梦娜和艾米利亚的人物形象
之前一直很喜欢莎士比亚,可能是朱生豪的译本用词太美了吧,让我单纯的喜欢上那些朗朗上口的情诗,产生了莎翁戏剧就是浪漫的象征这种错觉。傅老师您短短的五次课,让我对莎士比亚的认识产生了从世界级大文豪到笔杆小生的转变,也了解到莎翁的戏剧世界里不仅仅只有罗密欧与朱丽叶之间凄美动人的爱情,不仅仅只有“生存还是毁灭”的哈姆雷特,还有为犹太民族争取权利的夏洛克,还有十恶不赦的奸诈小人伊阿古,还有刚愎自用、猜忌成性的奥赛罗……现在再看莎士比亚的作品,脑袋里并不只是感叹大文豪渊博的学识、丰富的阅历,而是通过莎翁作品的故事原型看到了更多其他人的智慧,而他真正属于自己的那三四层恰到好处的功力,使这些智慧融合在一起,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化学反应,诞生了戏剧世界永垂不朽的传世之作。
目前还没有仔细研读过文本,只是看网上的博客资料,歌剧《奥赛罗》,外加老师您上课的讲解,形成自己对苔丝狄梦娜和艾米莉亚的理解。从课堂上老师对艾米莉亚的态度来看是一种赞扬和欣赏。我也同意这种观点,觉得她是一位和苔丝狄梦娜完全相反,或者说是比她思想更进步的一位女性形象。苔丝狄梦娜的思想完全禁锢在宗教教义对女性的定义中,不仅是自己的身体,包括她的心,她的灵魂也完全属于他的丈夫,她所钟爱的奥赛罗,最后她可能只会成为奥赛罗的附属品。
或许在莎士比亚的时代,人们对苔丝狄梦娜是赞扬的,赞美她的忠贞不渝。但是用我们当代人的眼光来看她,是何等的失去自我、没有主见。其实,在我们的身边,也还有很多类似苔丝狄梦娜的女生,她们谈了恋爱之后,往往会以牺牲自己的梦想和追求为代价,屈从男方的意志,来到男方选定的城市结婚生子,她们的生活就是用来取悦和体贴男方,甚至只有这样她们才有所谓的“安全感”!但是我觉得安全感是自己给的,只有不断的提升自己、充实自己,才能有自然而然的安全感。
我觉得艾米莉亚是《奥赛罗》这部剧中唯一一位有正义感,又看得清世相人情的人。在奥赛罗掐死苔丝狄梦娜之后,她勇敢地站出来为她伸冤,揭示伊阿古的丑恶罪行。如果把艾米莉亚搁在现代社会,她将会是一位敢爱敢恨、爱憎分明、有追求、有理想、有抱负的时代女性。当苔丝狄梦娜向艾米莉亚问起是否有女性愿意以贞洁去换取天大的好处时,艾米莉亚回答说有,并且坦诚自己也愿意,从这一点可以看出,艾米莉亚已经有了男女平等的意识和思辨的能力。其实,我最早接触这样有欲望的一位女性是《飘》里面的斯嘉丽,她是一位敢爱敢恨,自己认定的事情,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当塔拉因为南北战争而荒废的时候,她意识到这片土地的重要性,并且用自己的双手和勤劳,努力的让塔拉恢复了往日的生机,那时很佩服她的勇敢和果断。
作为一位女性,我觉得在选择另一半的时候,不仅要考虑爱情,还要考虑面包。如果只有爱情,物质基础匮乏,那么将来的婚后生活,可能就会因为日常生活中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变得索然无味,爱情的美好也将会消失;当然,没有爱情的面包也不会长久,刚开始可能会因为丰富的物质生活而麻痹,但是以后的生活可能只是空虚和乏味。但是,女性无论何时都应该保持独立,不管是物质还是精神,只有在独立的情况下,你才会更有自信,更有自尊的活着,也只有自尊的女性才会受到别人的尊敬。
最后,期待老师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