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实新书《光影里的梦幻与真实——戛纳电影节密码》分享会

3月17日下午两点·北京西城区第一图书馆
新书《光影里的梦幻与真实——戛纳电影节密码》分享会
七十年过去了,戛纳电影节除了在褪色的电影画报上留下一张张时装秀,还剩下了什么?时间会把所有热热闹闹、花里胡哨的都洗刷掉。金色的棕榈叶,被认为代表了全世界电影的最高水准,但是哪些获奖电影还会被提起?其中真正有人愿意去看又能看懂的有哪些?
郑实的新书《光影里的梦幻与真实——戛纳电影节密码》是国内第一本介绍戛纳电影节的著作。戛纳电影节的意义何在?郑实通过对四十余部获奖影片的分析认为:纵观法国戛纳电影节七十年的获奖作品,会发现它们之间很少具有共性。这就是它们被戛纳选中的原因。法国戛纳电影节从来没有试图制定一种标准,也从来不想回答电影是什么这个问题。每一次争论、冷场、嘘声和不欢而散恰恰说明人们对戛纳总有过高的期待。那些真正热爱电影的人对一个高品位电影节的期望是:承认电影人的独创性和电影的真实性。
人们通常会把电影粗略地分为“商业片”和“艺术片”。这种分法很有道理,但也有问题。安东尼奥尼的《放大》、迈克尔·李的《秘密与谎言》以及哈内克的《爱》都取得了非常好的票房。他们的作品既具有艺术片的高品质又被普通观众所接受。借用比利时导演吕克·达内的说法,电影应当被分为“精湛的杰作”和“低级的烂作”。戛纳电影节的评选虽然并不是每一次都能选出前者,但至少极力避免后者。
郑实的影评文章有“冷影评”之称。她力图用不动声色、准确直白、冷静客观的语言切入电影作品,摒弃纯娱乐角度,注重作品的真实性和导演的独创性。对于一些受到国内外影评人赞誉的导演和作品,郑实也提出了不同看法。
讲座中,郑实将通过十部获奖影片的经典片段解释“商业片”和“艺术片”的不同特性,以及如何欣赏大师级导演的作品。出版《戛纳电影节密码》一书的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将向图书馆捐赠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