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封信,1987年7月寄往美国纽约市。
亲爱的小慧:
6月22日信收悉,知道你又在搞教学和研究工作,非常高兴!这会对你的写作有很大帮助与促进。作家只有通过于古今作品的研究,汲引养料,吸取教训,方能使自己的作品更臻完善。当然这不是一个成功的捷径,而要付出艰苦的劳动。以你的智慧、执着,又正当风华正茂之年,我相信你,也祝愿你的成功!我是看着你长大的人,并希望也看到你事业的成功!只恐我老了,风烛随时都会熄灭的。但祈天赐我寿!
《红》剧最早的意图,就是要把复杂的故事情节加以概括,通过语言集中写出一些重要人物的人性、思想、感情,使之形象更清晰、突出,舞台效果也才更生动、强烈。那位“博士生”看出这点,总算我没白费心血。
红楼梦内容浩瀚,人物众多,小说可以充分表现,不嫌其繁,而戏要取其精,刻之深,不易!编剧不易,演出也不易!
我不愿学银幕上的影子戏,轻率地把一部红楼梦在两小时内全部演唱完,这是糟践。我的红剧宁肯永远坐冷宫,不能随波逐流!
你们研究吧,能得到夏志清教授指导,更好。就按照你的计划进行,剧本上的一切废话(序)你尽可删去。为了让你得到剧本的全貌,我即将最后的一个剧本《树倒猢狲散》(原名《禅林归鸟》)寄给你,无论是再出版,或演出,你都可斟酌作主。这不仅是为我服务,也是为曹雪芹服务,意义深远。
关于《皇家饭店》,最近湖南文艺出版社又要出版了,为此请告诉痖弦先生林载爵先生,他们如不再出,就算了;如欲出,与大陆重复,是否可以。两岸同出一书的事例虽多,我无经验,请他们考虑。不过,我的《重印后记》不必要了,只作为他们依据四十年代的旧版的重印,免得湖南有意见。
暑中你们没有出去度假吗?农农在美国抑日本?上大学了吧?小弟弟呢?很想他们。
天太热,冬夏对我都难过!
问候佐齐
姨
七.二十一
(苏某写的一个《老舍之死》话剧,演出后受到普遍舆论批评,几天就完了。[……此处有删节]又及)
2010年1月18日韩秀谨识:
这封信写于1987年7月下旬,我收到是8月初,回信则是1987年8月11日。
这封信谈到《红楼梦话剧集》1985年出版。清阁先生在书写这个集子时有许多坚持,很得夏志清先生赞美。夏公一向厚待清阁先生。
剧本集出版,自然有许多“废话”,清阁先生嘱,在研究过程中全部删去!
《皇家饭店》本来经由痖弦先生找到林载爵先生,(林先生是台北联经出版社负责人,也是台北国际书展基金会负责人,他主办2010年台北书展。)最后,还是交湖南出版了。一本书,台北、大陆各出一本,不是问题。我再三向清阁姨解释过。不过,她还是照顾了湖南方面的观感。
[…… ……此处有删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