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素质教育从让中小学生聆听古典音乐开始如何?

(2009-11-22 14:38:57)
标签:

杂谈

    与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的毕明辉老师约定好了在文学馆做一个“聆听贝多芬”的系列演讲,按明辉兄的设定顺序,是依次讲贝多芬交响曲中的五、六、七、八、九、三,即以“命运”开篇,以“英雄”落幕。今天上午讲的是“贝七”,听完后忽然有了一种无语感,心里百感交集,竟一下子不知该怎么说和说些什么了。大体想说以下三层意思:

    第一,对伟大作家、伟大作曲家的伟大作品,我们能否获得一种能力,穿越复杂之后的单纯?我想这或许也是达到认识与理解伟大作品的一种境界。作为文学、音乐的读者或欣赏者,能否获得这样的能力,就要看各人的造化了。

    第二,在我的心目中,贝多芬是一位天才的音乐之神,是一位面对命运的真英雄,我时常通过聆听,与大师进行心灵的对话,并努力从他的音乐里获得一种精神,和坚韧的生命意志力。我想这对于每个人或许都是重要的。至少我是这样喜欢贝多芬,也是这样聆听他的音乐的。我们在常态的生活中,时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烦恼、挫折、灾患、不幸,但我们时刻要珍爱生命。我常告诉自己,哪怕在你脆弱的时候,生活也好,事业也罢,让你感到了失望甚至绝望,也要找出任何一个理由坚韧地活下去。而且,要坚定这样一个信念,除了自己,没有谁能毁灭你!

    第三,这是我最想说也最要说的,即由明辉兄讲到在国外看到听露天音乐会的狂热的年轻人,与音乐厅里安详优雅地听古典音乐的中老年之间的强烈反差想到的。看来这也是一个全球化的问题,我刚到楼上录音间去喝水,看到中央台第3套节目正转播一场音乐会,台上是偶像级的歌手,台下是成千上万从口型看是跟着唱,手里不停地随着节奏整体挥舞着闪光棒的年轻学生。而我们这里聆听毕老师讲贝多芬的也几乎都是中老年人。我为那些陶醉在狂欢里并洋溢出一种幸福感的孩子们,感到由衷的快乐。那是一个也许只属于他们的世界。

    但我又不由得由这样的反差想真诚地向教育部门进言,是否可以让古典音乐教育走进中小学的课堂,培养起一种音乐精神。我们不是已经谈了好多年的素质教育吗?可实际做得如何呢?中小学生的作业、考试、考级的负担没见减轻,各种名义的为升级而设的这个班那个班依然层出不穷,面对这一切,老师、家长跟孩子们一起四顾茫茫,无可奈何,无能为力。这些都只能把孩子们都变成一个个的应试机器。

    让孩子们少做些题,少考些试,多听听音乐,如何?孩子们的听力是健全的,正应该在这样的时候,让他们接受古典音乐的熏陶和修养,以真正提升青少年的品格素质。因为,对一个有健全听力神经的年轻生命来说,古典音乐精神的残破甚至丧失,是多么遗憾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