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得严歌苓在一篇《写稿老手记》中写过,一个小说家的成功有三个因素,天分除外。一是父母离异(或早丧),二是家道中落,三是先天体弱。她还粗粗核实了一下,发现曹雪芹和鲁迅符合后两宗,英国的布朗特三姐妹马马虎虎将三宗都兼擅。当然,严歌苓自己倒也恰巧具备这三个因素。
不过,这都是外在因素。村上春树在他的首部自传性作品《我的职业是小说家》中,以超过三十五年的小说写作经验,总结出一个大多数小说家成功的内在因素:很难称得上兼具完美人格与公正视野的人,而且一见之下,有难以赞美的特殊秉性、奇妙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模式。
总之,作为小说家,大概都有一点不正常吧,美其名曰“与众不同”或“个性”。
村上春树自称是一个比比皆是的普通人,走在街头并不会引人注目,在餐厅里大多被领到糟糕的座位,如果没有写小说,大概不会受到关注,会极为普通地度过极为普通的人生。言下之意,因为写小说,所以不普通。比如,通常大家都是先从大学毕业,接着就业,隔一段时间后再结婚成家。而他的人生顺序正好相反,先结婚,随之为生活所迫开始工作,然后才毕业离校。
这本历时六年,为自己而写的《我的职业是小说家》,就具体而真实地记录了他作为小说家走过了怎样一条路,又抱着怎样的想法走到今天。其实我并不是村上春树的粉丝,看他的作品不多,虽然我也认同村上春树的书是小资的八大工具之一,但在日本作家中,我迷恋的是三岛由纪夫。
这本自传性随笔能否对立志成为小说家的人起到指南和入门的作用,不得而知。反正我早就不写小说了,但是,博客也是一种写作啊,对于文字爱好者,或许可以从这本书中学习到一些写作的东西。
比如要成为一个小说家,需要什么样的训练和习惯。首先当然要尽可能地多读书,优秀的、不怎么优秀的、甚至是极烂的小说,多多益善。这个不用他说大家都知道,有比较才有区别嘛!其次是在动笔前应该养成事无巨细,观察眼前的事物和现象的习惯,但不要急于下结论或作出判断——应该通过故事留给读者。
比如第一次写小说,到底该写什么好呢?现在的人,既不像祖辈那样经历过战争,又不像上一代那样体验过战后的混乱与饥饿,更没有革命的经验,也不记得遭遇过惨烈的虐待和歧视,好像没有沉重的素材就没有什么可写的东西。错,就利用你手头现成的东西把故事构建起来,只要用一种新的语言和文体。这就是为什么张爱玲能把家长里短、男欢女爱的普通故事,写得气象万千,皆因她的魔性文字。
说到写作的节奏,尤其是写长篇小说,那是一项长期艰苦卓绝的孤独的工作,自我控制相当重要。村上春树有一个写作原则,从来不接受约稿。没有该死的催命鬼似的责任编辑,没有进入倒计时的截稿日期,他就能按照自己的节奏来写。怪不得现在的网络作家多半是短命,估计是被每日更新逼死的。
所以写长篇小说时,村上春树规定自己一天就写十页稿纸,每页四百字,大概是他苹果电脑的两屏半文字。他的作息时间是,清晨起床,每天五到六小时集中心力执笔写稿,下午睡午觉,听音乐,读无害的书,周而复始,雷打不动。这跟严歌苓的创作规律基本相同,唯一的区别是,完成写作之余,她就做美食,而村上春树则是运动,每天跑步一小时。
咦,以前的中国作家,恨不得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好像“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才叫为文学献身,所以个个看起来弱质纤纤,不是生大病了就是大病初愈。而日本的作家,更注重革命的本钱,追求男性身体美学的三岛由纪夫就不说了,简直是肌肉男,村上春树则通过锻炼身体来保持创作的生命力。这是有科学依据的,通过有氧运动,可以使脑内海马体产生的神经元数量得到飞跃性的增加,灵感才不会枯竭。
这就难怪酷爱跑步的村上春树的创作能长盛不衰,作品出版版图开疆拓土,从日本走向美国乃至全世界。《挪威的森林》日文版销量突破1000万册,《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更是创下日本文学史上最快突破100万册的纪录(7天)。而在美国,《1Q84》位列畅销书排行榜第二名,《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更是荣登榜首。
村上春树从自己开的小店餐桌上开始写作《且听风吟》,并获得日本群像新人奖,从此蜚声文坛,走上职业小说家的道路。那他是怎么看待文学奖的呢?众所周知,村上春树连年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却连年落败,成为最悲情的陪跑选手,令读者都看不下去了。
在《我的职业是小说家》中,村上春树用《且听风吟》和《1973年的弹子球》两度提名又两度落选芥川龙之介奖为例,发表了未获奖感言。“对真正的作家来说,还有许多比文学奖更重要的东西”,一是自己创造出了有意义的东西感触,二是能正当评价其意义的读者的确存在于斯的感触,其他无足轻重。说白了,金奖银奖,不如读者的夸奖。
他顺便引用了推理小说家雷蒙德·钱德勒的一封书信:“我想不想成为大作家?我想不想得到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文学奖算什么!这个奖颁给了太多的二流作家,还有那些不忍卒读的作家们。更别说一旦得了那玩意儿,就得跑到斯德可尔摩去,得身着正装,还得发表演讲。一个诺贝尔文学奖值得费那么大的功夫吗?绝对不值!”
不言而喻,咱们村上的春树可没说别人家的葡萄是酸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