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人生如戏”的说法,其实电影本身是不赞同的。比如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天堂电影院》里就说:“生活并不像电影,生活......更艰难。”而杨德昌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的作品《一一》中则讲:“如果电影和生活一样,那谁还会想去看电影呀。过生活就好啦。”当然,它也有一句经典台词:“电影发明之后,人类的生命,比起以前延长了三倍”——至少把电影跟人们的生活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不过,今天不谈电影故事,而是说说看电影的故事。那是属于我自己的《天堂电影院》。
我惟一还有网络联系的大学老同学,是北京的一位女同学。因为同样从事HR工作,所以有共同话题,周五经常会在Q上聊一些人事问题。感慨万千,一讲就是一下午,直至各自下班。她问我周末有什么活动,我答:看电影。她随即送我一个无奈的表情,叹息道:还是那么文艺,还是那么爱看电影,跟大学时一样。
哈哈,大学期间,有人专心学业,有人忙着恋爱,而我则致力于看电影。我不仅课余时间看,还逃课去看;不仅在学校附近的电影院看,整个天津市的电影院我基本都去过。最常去的是曙光艺术影院,因为那边独家放映奥斯卡获奖影片。为了一场电影,我不得不倒两趟公交车,再转一班地铁,然后走过几条长长的街。对我而言,电影院的吸引力大过学校的图书馆和食堂。
如今,电影院依然是我的天堂。周末时光,我不是在电影院里,就是在去电影院的路上——不只是看一场电影,还有沿途的风景。
我最常去的电影院,当然是离家比较近的SM城市生活广场万达店。这里应该是厦门票房收入最好的影院,人流多,观众就多,自然票价也贵,很多折扣活动都不参与。好在作为专业影迷,我有多种优惠的秘密武器,否则早破产了。其实,这里看电影的体验不好,座椅安排之紧密,大长腿的人都伸不直,只得委身屈就。整个影院的商业气息之浓,地产广告都快覆盖住了电影广告了。惟一的好处是,看完电影出来在广场到处乱转,说不定有意外收获,只是满载而归后一算经济账,才发现成本太高。



所以,看电影还得学会精打细算,比如周末期间去映联万和电影院,用工会卡购票仅需十元。就为了这点小便宜,我舟车劳顿外加步行,一路小跑去看,因为要算准时间,去早了没地方逛,只能呆呆地坐等,最难将息。可气的是,影院的诚信值得怀疑。有一天对我说,当日工会卡购票已达140张,停止优惠。这不是欺负人吗?我怎么知道卖出了多少张票,而且我压根就不相信,早上会有140个人持工会卡看电影。更可气的是,我还不能堵气转身潇洒离去,毕竟是大老远跑过来看的,只好忍气吞声。



从此,为了一点小钱,我只好跑去工人文化宫的金逸文艺店看,这里是工会所在地,影院不敢改变优惠政策,不过,仅限周六一天。这里的影院座位宽得跟沙发似的,你如果不顾形象的话,完全可以采用“葛优躺”的姿势来看。只是,工人文化宫是老人和小孩来玩地方,只有闽南戏院和少年科技馆,我又没有上图书馆借书的习惯。因此看完即得走人,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不是周末看电影的好节奏。好在公交站点就在筼筜湖边上,可以散散步,换换视角,看看白鹭洲的白鹭与落日,心情大好。





如果还有闲情逸致,干脆坐车走远点,去海边看电影。万达厦大店号称是空中影院,设在厦门第一高楼世茂海峡大厦双子星塔上,候场时,可以在休闲区面海而坐,脚下就是海上立交,车船都在海面,心旷神怡。据说,55楼现已改成云上婚纱摄影,那才是天堂影院,人生大片。这里倒是充满了电影艺术元素,每个厅都用一部经典电影命名,比如罗马假日厅、乱世佳人厅,门口挂着女神的黑白巨幅照,星光璀璨。看完电影到海上观景平台遥看鼓浪屿,或者到海边沙滩上漫步,偷得浮生半日闲。





偶尔也会发神经,在非周末时间看提前点映场,比如周四晚的《长城》,就去公司附近新开的奥斯卡影院,下班即达,不用怕堵车。奥斯卡影院在湾悦城里,大得前路茫茫,不知道从何逛起,只得在影院门口找一家美食店边吃边等,一碗仙草可以吃上一个小时,时光漫妙。可是,晚上看电影,又在一个陌生的新地方,剧终人散后,出来黑灯瞎火,摸不清方向,但觉兵慌马乱,世界末日。匆忙打的回府,算了,以后还是不要冲动,先睹为快,那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周末晴好,冬日暖阳,我带上音乐,信步走到联发文创园。这里原是华美卷烟厂的烤烟车间,现在改造成创意空间,文化、休闲、美食和娱乐的小资一条街。慢着,猜猜我发现了什么?金逸院线在这里新开了影院!
我知道,有一个地方,以后我会经常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