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独步无尘
独步无尘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0,832
  • 关注人气:3,86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埭美“水上古村落”,身边的桃花源?】

(2016-11-13 09:32:54)
标签:

埭美“水上古村落”

桃花源

牡丹亭

雨巷

旅游攻略

分类: 生活频道

     【埭美“水上古村落”,身边的桃花源?】
       周末,我在公园晨跑,枯藤老树下几株三角梅在清冽的阳光里热烈开放,那样的炽艳,焚心似火,简直是凄美。我禁不住停下了脚步,却踌躇着不知从哪个角度欣赏。突然,我二姐的电话来了。

       原来是天气晴好,叫我去外面玩。我的第一个反应是没时间,周末还要大扫除呢。她说大姐很久没见到我,指名要我去,只需在家候着,大外甥立马开车来接。好吧,遵命!

       我们要去漳州龙海九龙江南溪畔的埭美“水上古村落”,据说是历史文化名村,有着“闽南第一村”之美名。不过,对于我这个足不出户的宅男来讲,闻所未闻,就算隔壁,也是比邻若天涯,都是远方。大外甥前一周刚开车带他媳妇和小女去探过路,再次出发,驾轻就熟,全程高速。

      ,大外甥进站加油,刚上幼儿园的阿波就好奇问:“爸爸,汽车为什么要加汽油啊,是不是没汽了?”她爸一时哑然,失笑。然后看到路边一只放养的羊,刚从乡下外婆家回来的她无比自豪地说:“我还是觉得羊的牛奶比较好喝。”我们没回过神来,思维短路,顿时石化。

       沈海高速公路下来,拐个弯,就是埭美村。三山环抱,一水围绕,过了小石桥,就算进村了。都说埭美村是“闽南周庄”,还好,没看到周庄的游客堆积,几欲将拱桥压扁,人声喧嚣,简直让水乡沸腾。显然,埭美古村还沉浸在历史之中,没有被彻底开发和激活。在杨柳岸边,古厝群旁,三三两两的散客,几个手工食品摊点,疏疏落落,看起来像是古装片场,有人来探班的。

       埭美村的房子,都是硬山式曲线燕尾脊,红瓦翘檐,土墙石阶,典型的闽南明清古厝建筑风格。房子不仅外形结构相同,连大小、高度与朝向都基本一致,看起来横平竖直,整齐划一,因而有相当规模。这种统一的布局,足于羞死专门强拆和统建的土地规划与房地产管理局。据传,埭美村民能自觉恪守规矩,是因为谨遵祖先遗训,惟宗祠马首是瞻,子孙后代往后所建的房子均不能超过其高度,从而成为一种约定俗成。

       不过,时移世易,人心不古,还是有人在传统的屋檐下添砖加瓦私自搭盖和改建,造成两个方向,40多座明清时代的古厝一律朝北,200多座上世纪60年代新厝一律向南,错落有致,泾渭分明,形成新旧的分水岭,或许也是贫富的差距。推陈出新,到底还是大势所趋。只是,蜘蛛网一般纵横交织的电线明路,飞檐走壁,说明古村落之古之落后,到底不够科学合理。

       迎面而立的显然是古厝,堪称闽南四合院,二进四开间,厅堂入内,中间一采光天井,两边是护厝,后边是主室。房子以条石砌脚,根基稳固,上面采用木架结构,竹编墙体抹上纸根灰建造而成。据说能防地震,怪不得历经百年,仍屹立不倒。只是,古村落再根深蒂固,奈何不了岁月的侵蚀,风吹雨打,终显沧桑颓势,墙体已斑驳脱落,砖瓦也黯淡退色,那些精雕细琢的雕梁画栋,蒙尘后已难浮现往昔。

       我们只看到一盆造型独特的三角梅,披红挂绿,兀自绽放,在这空寂的古村落里,除了往来游客,明媚鲜妍为了谁?秋日暖阳,如梦一场,也是柳梦梅,隔着檐角的阴影,想象着杜丽娘,在《牡丹亭》里游园惊梦,婉地唱一曲【皂罗袍】: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我们沿河往里走,走在古村落的门前,仿佛经过一段历史。仿古(或者是真古?)地砖铺就的路面,平整而干净,好像刚洗刷过,有着粗粗的光洁,那是无数散漫的脚步磨蹭的后果。地砖缝隙里,稀疏长出一些野草,吹拂过苍凉的古。曾经也是堂前草色连阶碧可惜流光易逝,烟花易冷:

      “雨纷纷 旧故里草木深/我听闻 你始终一个人/斑驳的城门 盘踞着老树根/石板上回荡的是 再等//雨纷纷 旧故里草木深/我听闻 你仍守着孤城/城郊牧笛声 落在那座野村/缘份落地生根是 我们”

       阿波不走了,嚷着要坐船。那是一条环绕村庄的内河,犹如护村河,只是不知是死水还是活水,抑或是死水微澜,说不定是静水流深也未可知,显得浑浊,好像无源之水。不过,一株跨河百年古榕倒是独树一帜,蔚为壮观,其枝繁叶茂,稍稍低垂下来,便横斜过水面。据说,河水泛滥时,桥被冲走了,人们就靠榕树过渡。那船看起来也是古船,想必是渔舟,把网撤了,换上几条小板凳,连油漆都不涂,毛毛糙糙,怪不得每人只收十块钱,童叟无欺。

       我还以为坐船能绕村一周呢,结果这游船线路设计得,直来直去原路往返,都不会拐弯抹角,也就没什么惊喜好看。两岸风光,外边是草丛,里面是菜地。呵,倒是这菜地新鲜罕见,就在河边沿岸开天辟地,狭长的一小畦一小畦,浇水倒是极为轻松方便,无论晨昏。估计每家每户都有份,各据一块,种些家常菜,就在阶前门口,现吃现摘,自给自足,很是自然

       我猜当地村民不用干活,也没什么活干,或站或坐在门前吹风晒太阳。游客站在桥上看他们,他们在河边看游客,当生活成了别人的美景,任人参观,就算世外桃源,也不能清静自在。关键是,桃花谢了,哪里还有桃花源?再偏僻的古村落,也很难遗世独立。看着吧,再过些时间,埭美“水上古村落”,照样旅游攻略。

       我们进一步深入民居,挨家挨户看过去。这平房古厝就有一点好,顶天立地,出入方便,看起来一模一样容易混淆,但是连在一起就是整体。据说,下雨天,沿着家家户户的檐下走,从头至尾,不用打伞,也不会湿身。不过,这样的青石板深幽小巷,空谷回音,不一定能遇见风雨故人,倘若有人撑一把雨伞,从戴望舒的《雨巷》中走出来,或许才诗意: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我们却看到小巷里涌出一群花红柳绿的游客,手机自拍,兴高采烈。

 

【埭美“水上古村落”,身边的桃花源?】

【埭美“水上古村落”,身边的桃花源?】

【埭美“水上古村落”,身边的桃花源?】

【埭美“水上古村落”,身边的桃花源?】

【埭美“水上古村落”,身边的桃花源?】

 【埭美“水上古村落”,身边的桃花源?】

【埭美“水上古村落”,身边的桃花源?】

【埭美“水上古村落”,身边的桃花源?】

【埭美“水上古村落”,身边的桃花源?】

【埭美“水上古村落”,身边的桃花源?】

【埭美“水上古村落”,身边的桃花源?】

【埭美“水上古村落”,身边的桃花源?】

【埭美“水上古村落”,身边的桃花源?】

【埭美“水上古村落”,身边的桃花源?】

【埭美“水上古村落”,身边的桃花源?】

【埭美“水上古村落”,身边的桃花源?】
这最后一张是阿波她爹用单反相机抓拍的,咱手机可抓不住小孩拍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