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没想过要写刘德华,但我一直对他有看法。尽管刘德华在香港演艺圈当红了30多年,位列四大天王,身为五虎将,可是,我仍然认为,他并不能称为这个领域的标志性人物,不过是演、唱俱佳罢了——唱歌方面,首推四大天王的“歌神”张学友;表演方面,当属五虎将的“影帝”梁朝伟。
尽管刘德华发行唱片专辑超过80张,获得的音乐奖项逾百个,当张学友早已退出了颁奖礼,他还不断上台领奖,但是说起香港歌手,首先想到的仍然是张学友,因为唱片销量、个人演唱会等各项纪录,均记在后者名下。歌曲的传唱度,两者难分伯仲,但是“歌神”代表的是一种演唱专业水准以及作品品质,你听过谁在歌唱大赛中选唱刘德华的歌吗?而张学友的作品,仅本季《我是歌手》,就有四个歌手翻唱过,那是同行的眼光啊。
刘德华更有观众缘,片约不断,可以一年拍多部电影,而梁朝伟在王家卫的手下,只能多年拍一部电影。刘德华也曾凭《大块头有大智慧》、《暗战》、《桃姐》等影片,数度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和台湾电影金马奖,但是跟获奖专业户梁朝伟比,还是略显寒碜,人家一个戛纳国际电影节的影帝,就抵得上前者的全部。当两人在《无间道》中演对手戏,高下立分,胜出的又是梁朝伟,那才是永远的最佳男主角。虽然拍片超过150部,但说到代表作,梁朝伟的作品代表的是华语电影的艺术水准,而刘德华的作品,最多只能代表他自己——不是警察,就是花花公子。人们可以容忍梁朝伟在《东成西就》中的浮夸,却无法原谅刘德华在《富春山居图》中的搏命,因为梁朝伟根本就不会接演超强烂片,就像张学友不可能上央视春晚唱“恭喜发财”一样。
艺术,不管是唱歌唱还是表演,是需要天赋的——刘德华倒是天生有一张明星脸,剑眉星目,再加上那个可以倒挂起重设备的鹰钩鼻,不管岁月将他的老脸打了多少折,依然轮廓俊朗,还是堪当偶像。然而艺术细胞这东西,不是靠后天的努力,勤学苦练就能补充的,勤能补拙,补的只是工作技能。刘德华在这一行里,可以算是最勤奋的,其敬业爱岗精神得到了同行的一致赞许。据说他最多时同拍3部戏,分身有术,而且一天睡眠不超过2小时,磨练出了他娴熟的演戏的技能(还不能简称为“演技”)——长得帅也是一种能力啊!只是这种外在(表)能力,到底还不是艺,艺多不压身,太帅了反而是一项多余的负担。所以,刘德华在片中,永远得保持正面形象,顶多是侧面形象(可以突显他的鼻梁),头可断,血可流,但发型不能乱,就算是社会混混,也要风度翩翩,只负责与女生谈恋爱——男人不坏,女人不爱,那是因为他长得帅。

刘德华一直小心翼翼地保持自己的形象,包括单身形象,以满足影迷的梦中情人的需求,甚至隐婚多年,直到女儿出生,藏不住了。或许这也不是刘德华的个人意愿,等到他靠自己的卖相(当然还有努力)赚足了钱,他自己开电影公司,自己投资拍片,自毁形象,谁管得着?到了这把年纪,他才明白,偶像的外表需要保持,演员的形象可以改变,不再高富帅,更接地气——只有放低身段,让自己低到尘埃里,才能开出花来。
《失孤》就是刘德华从影以来最大的角色转变,可以说完全颠覆了其形象——刘德华也演农民,一个为了寻找丢失的儿子在路上寻找了十五年的农民父亲雷泽宽。我们不得不对刘德华刮目相看,佩服刘天王的勇气和胆识,不仅仅是敢于突破自己,还有对小成本现实题材电影的支持与投入,简直是一项公益性义举。
片中,刘德华改头换面,从里到外,彻头彻尾,从头发武装到指甲——那是实实在在用锉刀锉的,而不是化妆的效果。那粗糙而干裂的皮肤,也是真真切切的“晒伤“妆,是酒精擦拭出来的;那犀利哥穿的同款衣服,看起来上身多时,一点都不别扭。不仅如此,刘德华还农民似地弓身走路,发须花白,目光迟疑,只是一开口,有股熟悉的港普味,但已是瑕不掩瑜。或许,这样的表演,会再次帮他登上演艺生涯的新台阶。
用不着大惊小怪刘德华也很农民,赵薇早就演过了,她在《亲爱的》中演的农村大妈,土得更彻底,连说的话都是安徽土话。但是,光谈论刘德华在《失孤》中的形象或演技,就违背了他出演本片的初衷,也不是导演彭三源的用意。彭导之所以大胆启用刘天王来演这个农民角色,就是希望借助他的名气引起全社会对拐卖儿童事件的关注,而刘德华也希望自己的牺牲能唤醒社会的良知。无论从影片拍摄时的围观人数,还是从影片上映后的观众人次来看,刘德华的明星效应都达到了目的——能把电影主题歌《回家的路》唱到央视春晚的,只有刘德华,那是史上最有效的广告植入,怪不得票房有望赶超全明星加盟的同题材电影《亲爱的》。
当然,《亲爱的》跟《失孤》是不同风格的两部电影。《亲爱的》由资深导演陈可辛执导,无论是故事情节还是人物形象,都更加丰富,主题更直接更深入也更沉重。而《失孤》由新人彭三源执导,从一个女性的角度来看待儿童丢失与寻亲这两件事,自然更诗意更温馨也更文艺。观众的眼泪在《亲爱的》中已流尽,再看《失孤》时,只是眼睛湿润,因为春天里,看到了希望——那轻快或激昂的配乐,还有那不断剪接的公路风光......呵,万水千水总是情,穿过大半个中国去找你,正如雷泽宽的内心独白:“15年了,只有走在路上,我才觉得自己是一个父亲。”这是一种信念,雷泽宽把儿子背负在肩上,一旦踏上寻找的征途,便旌旗烈烈,指引他一直找下去。寻找,就是生命的意义,不管结果如何。
或许,这也是刘德华演戏的信念。因为爱,缘起缘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