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一切都缘于那个明丽的春日,那一次游园,惊梦。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座后花园,是梦开始的地方,还是青春的禁地,杜丽娘和她的娘心知肚明,然而被小丫头春香无意间一语道破,最终促成了这场命运的幻变和爱情的艳遇。
在此之前,她终日绣房,有何生活?女工之余,读书困闷,不知怎生消遣。而读书,不过是为了他日嫁到人家,知书识礼,父母光辉。所以为她请了年过六旬的迂腐老儒,以《诗经》为闺范读本,教育她后妃之德。
那是杜丽娘的人生第一课。“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做一个幽娴的女子,有那等君子好好地来求她——她等的人为何还不来?十六岁的花季,情窦初开,一下就满园春色,关不住。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然而在这满目春光的花样年华里,她只能人立小庭深院,真是剪不断,理还乱,闷无端。
“小姐,你听一声声卖花,把读书声差。”不喜读书的陪读春香闹学后,又去引逗杜丽娘,去后花园走走罢,与其埋首苦读,不如抬头观景。再说,春去匆忙,再不送春,到时又要伤春了。
于是,杜丽娘第一次踏出深闺,风光旖旎地游园去了。“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阳光下,有无数的飞絮游丝在周身飘荡,像她的春思,千头万绪是多少?“停半晌,整花钿。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用心打扮后,蓦然看到镜中的自己娇俏可人,不禁春心荡漾。都怪这镜子啦,窥视人家,害得我发型都弄偏了。那么,到底该不该去呢?不禁举步踌躇,“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
大概是被春香赞美了一声,今日穿插得真好,打扮得真漂亮,杜丽娘又自信满满,“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艳晶晶花簪八宝镇,可知我常一生儿爱好是天然。”那当然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而我则天性喜欢自然美。可是,女为悦己者容,明媚鲜妍为了谁?“恰三春好处无人见。”谁是她的真命天子?
这么一想,纵然花园如画,也没心情欣赏了。“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不如打道回府,可是春情难遣,怀人幽怨,不知不觉身子乏困,隐几而眠,竟白日做梦,梦见一小生,手执半枝垂柳,朝她款款走来。
“呀,小姐,小姐!小生那一处不寻访来,却在这里。”素昧平生,但好像她等了他一辈子似的,静静地等他开口表白,发出邀请。“小姐,咱爱杀你哩!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小姐,和你那答儿讲话去。”去哪边?“转过这芍药栏前,紧靠着湖山石边。”去了又怎样?“和你把领口松,衣带宽,袖梢儿揾着牙儿苦也,则待你忍耐温存一晌眠。”
到底是岭南广东人,追求的就是发展速度,开门见山,单刀直入。而杜丽娘,居然半推半就,不,满怀期待迎上去,为了一个渴慕已久的梦中情人,奋不顾身。
正在云雨之欢,一瓣落花掉下来,刚好掉在她的眼睫上,惊醒了她的好梦。睁眼却是母亲来了,老人家叮嘱了几句,也是无奈,“女孩儿长成,自有许多情态,且自由她。”唉,宛转随儿女,辛勤做老娘!
母亲说的对,“凡少年女子,最不宜艳妆戏游空冷无人之处。”梦醒后,杜丽娘一直对自己生命中的第一次、初恋男人念念不忘。一点幽情动,情难禁,她隔日便独自去后花园寻梦去了。然而寻来寻去,春梦随云散,“牡丹亭、芍药阑,怎生这般凄凉冷落,杳无人迹?好不伤心也!”
她依然记得他温柔的双手,他温暖的怀抱,他温和的眼神,还有他温馨的微笑,递过柳枝对她温情脉脉地说:“姐姐,你既淹通书史,可作诗以赏此柳枝乎?”
然而眼前只有大梅树一株,梅子磊磊可爱,梅树依依可人。但愿死后得葬于此,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
结果,像所有一见钟情的女子,杜丽娘相思成灾。为着弄梅心事,折柳情人,纵有许多娇,许多韵,许多情,知为谁颦,为谁瘦,为谁疼?
如她这般的楚楚精神,叶叶腰身,怎禁得这病逡巡?春香看小姐衣带渐宽,劝道:“再愁烦,十分容貌怕不上九分瞧。”杜丽娘连忙对镜自揽,不禁悲从中来,“哎也,俺往日艳冶轻盈,奈何一瘦至此!若不趁此时自行描画,流在人间,一旦无常,谁知西蜀杜丽娘有如此之美貌乎!春香,取素娟、丹青,看我描画。”天生丽质难自弃,说白了,就是自恋。可是见过自恋的,没见过这么自恋的,都快病成死人了,还要自画一幅美图秀秀。
也不知她哪来的力气精神,捯饬了一番,又是明艳照人。春香从旁建议:“宜笑,淡东风立细腰,又似被春愁著。”你得有一种忧郁的微笑,像蒙娜丽莎似的,才够神秘有吸引力,才能把风流贵婿招。这样一来,倒让杜丽娘把心事给从实招来了,花园游玩之时,梦见个人,是个书生,曾折柳一枝赠我,莫非就是柳生?于是偶成一诗,暗藏春色,题于画首:“近睹分明似俨然,远观自在若飞仙。他年得傍蟾宫客,不在梅边在柳边。”
杜丽娘做梦都没想到,或者说到死都不知道,多年前,在遥远的南方,一个姓柳的男生,做了一个与她几乎同样的梦。他梦见一园,梅花树下,立着个美人,不长不短,如送如迎,说道:“柳生,柳生,遇俺方有姻缘之分,发迹之期。”因此改名梦梅。
多年后,这位柳生孤身取试长安道,一路磕磕绊绊,跌跌撞撞,病倒在梅花观。一日病愈,去园子逛,不料在太湖石畔拾到了杜丽娘那幅春容。这画中人是谁?像观音,又没莲花座;像嫦娥,又没祥云托。只是似曾相识。再瞧,看到诗题“不在梅边在柳边”。她怎么知道我柳梦梅?不禁自作多情起来,又犯了贾宝玉的呆病,对着画“美人,美人!姐姐,姐姐!”地混叫。他美滋滋地和了一首诗:“丹青妙处却天然,不是天仙即地仙。欲傍蟾宫人近远,恰些春在柳梅边。”然后挂在房内,早晚玩之、拜之,叫之、赞之,直接把杜丽娘的魂给招来了。
可见,人的姻缘,是前生注定的。不管阴阳相隔,无论天上人间,有缘的,总会相逢。
而这杜丽娘,死了都还有运气。在阴槽地府,碰到经常错判漏判的胡判官,刚把赵大喜判做黄莺,把钱十五判做燕子,把孙心判做蝴蝶,把好男风的李猴判做蜜蜂,屁窟里长拖一个针——看你以后还敢搞同性恋。轮到判杜丽娘时,居然以她的奇情、父亲和未来老公的显赫,放过了她,特赦她转世为人。
可是,为人有风险,转世须谨慎。三年了,斗转星移,物是人非,况且,物都不是了。她第一次寻梦时,就经历过美景不再好梦难长的怅然失落,如今魂游故里去寻人——女人善变,男人从来没有定性啊。
好在,从阴间走了一遭化成人形的杜丽娘,就跟出国留学镀了层金的海归似的,智商情商都高了,学会骗人了:“若问俺妆台何处也,不远哩,刚则在宋玉东邻第几家。”而恋爱中的男人,智商情商都低了,柳梦梅一本正经地想了想,点头道:“是了。曾后花园转西,夕阳时节,见小娘子走动哩。”
杜丽娘见他傻得可爱,心里窃喜,顺着他的话笑道:“便是了。”柳梦梅天真地还想打听下去:“家下有谁?”杜丽娘马上鬼话连篇:“斜阳外,芳草涯,再无人有伶仃的爹妈。奴年二八,没包弹风藏叶里花。为春归惹动嗟呀,瞥见你风神俊雅。无他,待和你剪烛临风,西窗闲话。”
一个陌生美女,突然对自己那么崇拜,又那么主动,哪个男人不飘飘然?色令智昏啊!于是,柳梦梅不仅答应了她鸡鸣时放她回去不得相送的条件,还发下毒誓:“生同室,死同穴。口不齐心,寿随香灭。”从此跟她鬼混。
要说这柳梦梅,还真是爷们,纯的。一般的人,发现跟自己耳鬓厮磨、同床共枕的人是女鬼,那就不是惊艳,而是惊恐,早就吓得魂飞魄散喊救命了,从此落下疑神疑鬼的心理阴影。但是柳梦梅没有,他大方承认:“你是俺妻,俺也不害怕了。”然后冒着盗墓的死罪,大义凛然地去挖坟开棺,让杜丽娘还魂成人。事后,他甚至都没像春香一样没心没肺地向她打探还魂时的穿越感,好奇阴司可也有好玩的吗?——别有用心的人,早拿去卖“独家头条”了。
不管是人模还是鬼样,他都认定她了,既然可以为他而死,当然也可以为他而生。虽然人有时更麻烦,鬼可虚情,人须实礼,两人相爱,结婚还得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为了她,他请来道姑明媒正娶。为了她,他去战乱中找她的爹,未来的岳父,尽管被当作大骗子,遭到严刑拷打,但是男子汉大丈夫,立场坚定意志强。他慷慨陈词,一连说出十个“我为他”,表明心迹:
“我为他礼春容、叫的凶,我为他展幽期、耽怕恐,我为他点神香、开墓封,我为他唾灵丹、活心孔,我为他偎熨的体酥融,我为他洗发的神清莹,我为他度情肠、款款通,我为他启玉肱、轻轻送,我为他软温香、把阳气攻,我为他抢性命、把阴程迸。”
真是惊天地,泣鬼神啊,何况是人,心如钢铁也成绕指柔,不,直接融化成泪水。这才是“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

首图为白先勇制作的青春版《牡丹亭》;尾图系由著名音乐家谭盾、“昆曲王子”张军和舞蹈家黄豆豆联袂打造的中国首出实景园林昆曲《牡丹亭》。随文附上张军的新派昆曲唱段,听过才知道,原来昆曲文化也是时下年轻人的追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