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容我客串一回婚礼主持人,请问新郎,你愿意娶林妹妹为妻吗?我估计话音未落,绝大部分的男生都做了落跑新郎,分手快乐。除非你像宝哥哥一样好脾气,天生一张白白胖胖受捏(虐)的包子脸——天生的受气包。愣是这样,贾宝玉和林黛玉还是未能结为秦晋之好,最终,一个魂归离恨天,一个遁入空门,成了触不到的恋人。
当然,黛玉有自己的优点。这点连隔壁家的仆人兴儿都看得出来,禁不住向尤二姐广而告之:“咱们姑太太的女儿,姓林,小名儿叫什么黛玉,面庞身段和三姨(尤三姐)不差什么,一肚子的文章。”可惜才女通常都不懂生活,只会纸上谈兵。况且林黛玉又是那样一个多病西施,风一吹就倒,不是普通男人能消受得起的。也就贾宝玉,丫头成群,衣来伸手有袭人晴雯,饭来张口有麝月秋纹,没有后顾之忧,转而全心全意为黛玉服务。
不过,自从薛宝钗来了后,两相对比,黛玉的优势就成了均势,史湘云头一个就不服,对她的优越感提出质疑:“你敢挑宝姐姐的短处,就算你是好的。我算不如你,他怎么不及你呢?”而且,还让黛玉的短板立刻显现,连她自己都承认:“横竖如今有人和你顽,比我又会念,又会作,又会写,又会说笑……”
所以,普遍认为,黛玉就像史湘云对贾宝玉说的,是那种“小性儿、行动爱恼的人、会辖治你的人”,简直要替宝玉打抱不平。宝钗十五岁生日会上,大家取笑唱戏的长得像林妹妹,宝玉怕她多心,连忙用眼色制止湘云,结果自己受夹气,里外不是人。湘云误会他,黛玉不领他的情,还抢白他:“你还要比?你还要笑?你不比不笑,比人比了笑了还利害呢!”奇怪,怎么不见六月飞雪,真正比窦娥还冤哪。
别看林黛玉话不饶人,尖酸刻薄,其实她最是刀子嘴豆腐心。她不过是拿话来刺探他的心,逼宝玉说实话道真情。可是一旦得到答案,每回她都自悔失言,以泪遮掩。当黛玉又因宝玉跟宝钗亲近吃了一坛子醋,宝玉先摆事实,说明姑表妹与姨表姐孰重孰轻、孰远孰近,再讲道理,“亲不间疏、先不僭后”,最后以“我是为我的心”而掏心掏肺,就差没拿剪刀直接挖出心来给她看。林黛玉低头一语不发,半日才说道:“你只怨人行动嗔怪了你,你再不知道你自己怄人难受。就拿今日天气比,分明今儿冷的这样,你怎么倒反把个青肷披风脱了呢?”主动承认错误已是个好孩子,还知道这样知疼着热,那就是可爱了。黛玉给自己找的这个台阶,直达宝玉内心深处,分明是雀桥归路,天堑都会变通途。
恋爱中的人都知道,谈情说爱,不能仅有甜言蜜语(口头语言),或光靠鸿雁传情(书面语言),有时还需肌肤之亲(肢体语言)。当然,在那样的时代环境,宝玉不可能奢求更亲密的接触,虽然他看到宝钗雪白的一段酥臂,不觉动了羡慕之心,“这个膀子要长在林妹妹身上,或者还得摸一摸。”但是,若能通过生活中的一些细节,为对方做一点小事,那也是大有深意。就比如在馒头庵,宝玉非要秦钟亲自叫他的小情人智能儿倒碗茶来,“我叫他倒是无情意的,不及你叫他倒的是有情意的。”真是一“碗”情深哈。
仔细看,发现林黛玉也曾在生活中有过这样温柔体贴的时刻,而且有两处,着实难得。
一处是宝玉与宝钗比通灵,林黛玉本来半含酸,临走时,宝玉嫌给他戴大红猩毡斗笠的丫头笨手笨脚,黛玉便发话了:“罗唆什么,过来,我瞧瞧。”宝玉连忙就过前来。黛玉用手整理,轻轻笼住束发冠,将笠沿掖在抹额之上,将那一颗核桃大的绛绒簪缨扶起,颤巍巍露于笠外。整理完毕,端相了端相,说道:“好了,披上斗篷罢。”宝玉听了,方接了斗篷披上。整个过程,宝玉都是依顺而安静的,静得能听到室外飘雪的声音,只有黛玉的一双纤纤巧手,在他头上挥舞,轻拂产生的静电感应,噼噼叭叭,快乐有声,然而听而不见,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还有一处,黛玉风雨夕闷制风雨词后,正愁肠百结,孤单凄凉,没想到宝玉深更半夜还冒雨来探望她,嘘寒问暖。回去时,黛玉见宝玉雨夜里还点着灯笼,便把书架上的玻璃绣球灯拿来递给他。当宝玉说怕失脚滑倒会打破时,黛玉道:“跌了灯值钱,跌了人值钱?你又穿不惯木屐子。那灯笼命他们前头照着,这个又轻巧又亮,原是雨里自己拿着的,你自己手里拿着这个,岂不好?明儿再送来。就失了手也有限的,怎么忽然又变出这‘剖腹藏珠’的脾气来!”宝玉听说,连忙接了过来。唉,那份柔肠牵挂啊,恨不得两人十八相送,来来回回送到天明,天亮道晚安。还好,明天又要来还灯。这是从头到脚整个人的关心哪。
事实上,也只有黛玉,是真正关心宝玉的人。袭人关心宝玉,是忠于职守,好日后争荣夸耀;宝钗关心宝玉,是想他飞黄腾达,为官做宰;凤姐关心宝玉,是要讨好王夫人与贾母;甚至连王夫人关心宝玉,也是指望将来有个依靠。只有黛玉,是把自己的真心放在他手心,希望他快乐就好。就连宝玉因为琪官事件而被父亲重杖责打,皮开肉绽,别人来探望他劝慰他,都讲得堂皇正大,恨不得他明日就开始奋发图强,一举中的,上演逆袭好戏。只有黛玉是身旁流泪,只讲一句:“你从此可都改了罢!”言外之意,如果不触犯他人,你爱干嘛就干嘛。
难怪宝玉会说黛玉从不说混帐话。都像湘云似的,成天催逼着人家走经济仕途,攀权附贵,应酬世务,到头来,还是如宝玉唱的:“女儿愁,悔教夫婿觅封侯。”悲催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