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尽管,人类升空已不再是一个嫦娥奔月的传说,神舟飞船接二连三成功上天,说明天空不再是人类的极限。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离开地球,升入太空,仍然是一个遥远的梦想,而且,跟科学探测不一样,人们只是想换一个角度,从太空的高度回看地球,我们的家园到底是什么样的。或许,离开了地球之后,才知道地球对我们的生命有什么吸引力,就像离开家乡之后,才知道家乡对我们的心有什么感召力
最近,一部试验性写实科幻电影《地心引力》,终于实现了普通观众的夙愿,陪宇航员一起太空奇幻之旅,并被《阿凡达》的导演詹姆斯·卡梅隆称赞为“史上最强的太空科幻电影。”
之所以说《地心引力》是一部写实科幻电影,是因为它的拍摄灵感,源自2010年经典太空纪录片《哈勃望远镜》。电影中的太空,就是我们头顶上真实的太空,电影中的国际空间站、飞船等,包括中国的神舟号、天宫一号,都是真实的,其细节真实至一根螺丝、一个按钮。电影中人与物的活动运行,符合物理学原理,可以列入航天学教科书,以致有人去求证曾有三次太空行走经历的NASA前宇航员加勒特·奥斯曼。甚至电影中的演员,都受过航天专业训练——除了女主角为秀性感身材,只穿背心短裤,未穿纸尿裤。
但它毕竟不是一部纪录片,有自己的娱乐与戏剧性,导演阿方索·卡隆与他的儿子创作了一个美丽而惊险刺激的太空故事。电影只有90分钟,其中88分钟发生在太空,确实有点简短,只有一男一女两个角色,而且大部分时间仅存一个人——《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还多了一只老虎呢。这对于投资1亿美金的大片来说,确实是一种风险,所以我们只能认为故事的简单是故意设置的,目的是让观众自始至终把自己置身其中,心无旁骛地和演员一起感受求生的历程。
电影相当成功。剧情节奏安排得相当简洁紧凑,没有任何多余的铺呈,一开始就让观众坐了火箭似的直升太空。电影音乐就是助推器,电子合成音乐犹如短暂的机械轰鸣后,耳朵突然失聪一般,万籁寂静,画面静默,一会儿隐约传来的人声对话和钢琴音频,也是“此曲只应‘地’面有,天上哪得几回闻”——你的身体已在浩瀚无垠的太空失重漂浮,心一直悬在空中。我的天,电影开场所呈现的一个史上最长的长镜头,长达十几分钟,将广袤的宇宙拍得纤毫毕现,美轮美奂,令人瞠目结舌。和通过剪辑手段产生蒙太奇虚假影像的多镜头相比,长镜头是通过现场自然调度一镜到底,一览无遗,令人惊艳叫绝。
事实上,《地心引力》作为太空题材电影,其最大的特色就是用长镜头和手持镜头,包括第一人称镜头来展现画面,像是另外一个太空宇航员跟随、旁观到这一切,让观众完全身临其境,与演员同呼吸共命运,一起在太空浪漫冒险。本片由曾凭借《人类之子》、《生命之树》等片五获奥斯卡提名的摄影师艾曼努尔·卢贝兹基掌镜,片中男女主人公遇险时流畅的长镜头让人屏住呼吸,在表现女主角太空漂浮时,则采用了主观与客观镜头、特写与全景镜头不留痕迹的来回转换,让人感同身受,基本锁定了明年的奥斯卡摄影奖。
导演当然不满足于平铺直叙,再接再厉将出色的摄影转制成3D后,大景深表现宇航员、空间站和地球的距离,让观众体会到被宇宙包围的错觉,天旋地转;大量出屏则让宇航员翻滚着砸向银幕、太空碎片垃圾飞向观众的眼睛,让观众有种坐过山车的刺激感,头晕目眩。
《地心引力》的试验性,就在于它的影像技术是创造性的、革命性的。它之所以能带给观众如此强烈的真实感,如此真实的现场感,据说得益于两件高科技设备。一件是由196个LED面板、每个面板上有4096个LED灯组成的光盒(Light
Box),像万花筒似的,每转一个角度都能为演员提供真实的表演背景。另一件是动态摄影器材IRIS系统,演员不转,镜头在翻转,造成人物在太空翻滚的假象。可以说,如同《阿凡达》的“表情捕捉技术”一样,《地心引力》在摄影技术上的创新将会永记史册。
当然,说它是革命性的电影,还因为它第一次将如何生存下去这样高难度挑战性角色设定为女性,而不是一身肌肉的男性。绝大部分的时间里,只有瑞恩一个女人在茫茫太空里挣扎、自救,堪称独角戏,而面对生死存亡的关头一向都能化险为夷的“傻大姐”桑德拉·布洛克,几乎一个人撑起了一部戏。她富有层次的表演,将一个初登太空的宇航员谨慎、恐惧、绝望、勇气、执著等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并且通过复杂的眼神与简单的台词,将内心的成长与新生传递得准确到位,完全征服了观众,堪称奇迹。桑德拉·布洛克无可挑剔的表演,让评论界一致认为,《地心引力》应该能为她带来第二座奥斯卡影后桂冠。
当然,好莱坞最帅的钻石王老五乔治·克鲁尼甘当配角,他磁性的嗓音和沉着的表演,虽然倚老卖老,喋喋不休,却也相当自信和可依赖,绿叶也绿得发亮。尤其是在危机时刻,敢于自我牺牲,毅然要求桑德拉·布洛克松开紧抓他的手,令多少女性观众扼腕叹息,心想:如果你抓住了乔治·克鲁尼还放手,那你就是个傻瓜。
好了,陪她太空旅游之后,别忘了把她带回家。因为,太空再奇幻,人在天上飘,都显得渺小、孤独而无助,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仅有一条绳子,甚至是无线的。所以,你飞得再高,离得再远,总有一种“地心引力”牵系着你,让你回到原点,并立于大地之上。事实上,当角色身处茫茫太空,怎样漂浮,怎么挣扎,画面上始终有一个不变的视觉参考,就是下面色彩斑斓的美丽地球,那是人类宜居的地方,是人类的家。虽然最后地面镜头只有两分钟,当瑞恩成功脱险空降下来,在海滩上站立,一个大角度仰拍的镜头,让人以顶天立地的姿势呈现,那是对生命最崇高的致敬。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