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温暖的地方,叫私人角落】

标签:
私人角落梦想的温床快乐大本营音乐杂志现代爱情故事心房休闲 |
分类: 生活频道 |
“就像非洲利比亚的劳工,早上一车拉去某个地方工作,晚上一车拉回宿舍睡觉——还不如利比亚的劳工,人家或许还可以挖到钻石,我们只能挣那几吊碎银子。”
反倒失去许多,比如生活的自由与自在。
好不容易有个周末,早早就有远足到南京路的宏伟计划,却不期然被上海第一场春雨封锁在宿舍里。据说,厦门已是春暖花开,人们可以轻装上阵短袖加身。而上海,春寒料峭,还得重装上阵大衣裹身。
也好,本来我就懒看花丛,足不出户,早已断了非份之想。
我在看“快乐大本营”重播,一个人乐得像发了神经似的哈哈大笑——观众永远是轻松的,你看那包小柏、包小松、包伟铭等包氏三兄弟,加起来都快150岁了,还得在台上跟跳梁小丑似的又唱又跳翻筋斗做高难度动作。做艺人还真不容易!不仅要把自己的陈年旧事翻出来取悦观众,还得笑着把眼角的皱纹展露无遗——我笑得眼泪都快流出来了。
此时,楼下的小秘抱着笔记本电脑上来,非得跟我挤一张双人小沙发。他也不好好看,大放厥词直骂一群变态在台上丢人显眼,无聊!他又央求我把电脑中下载的歌拷给他。这人,成天惦记我MP3里有什么好东西,真是贼心不死。
我笑曰:“好东西我从不存在电脑里,而是记忆更新。我的头脑比电脑好用,内存也大,可以图文编辑,还可以影音加工——我就是一本世界音乐杂志,中华大歌本。”
他不屑地说我吹牛也不怕他报案罚款,一边自顾自打开电脑,非得让我欣赏他保存下来的作品。盛情难却,我只得快速浏览。
天!我翻翻白眼,什么《现代爱情故事》,那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明朝那些事了。跳过去再往下看,还有《一剪梅》!兄弟,你是80后吗?我还以为是公元前的,比耶稣还古老——我的上帝!
我实在看不下去了,心肠一暖,便现场指导起来,给他补音乐课。唉,没知识也要有常识,没常识也要看电视。
我说名字,他Google或Kugou。我报格里杰夫,他没听说过;我报方炯镔,他不知道怎么写;我报惠特妮·休斯顿,他问到底是男的唱的还是女的唱的。我当场晕倒,这位兄台,请问你老家是桃花源的,还是户籍在蒙古包?堂堂一个研究生,也不知数年寒窗在研究什么,竟研究得五谷不分,世事不问,几成无知。
我干脆因材施教对症下药,让听众点播。他直言喜欢听带劲的,有“power”。OK,那就席琳·迪翁的《Power of love》,保管你听得热血沸腾大汗淋漓咬牙切齿狠狠爱。
忽然想起昨天打球的衣服还堆积在卫生间,为了不惊扰楼下他的清梦,只能按下不动。谁知他这懒觉睡得,天昏地暗,若不是有人找上门说阳台漏水,只怕要睡到一千年以后。
等我楼上楼下忙完私活,又要干公务。他哈欠连天虚张声势宣布又要下楼睡觉去。看来我还真得调阅他的人事档案,莫非属猪的?
一会儿,他又返身上楼来,一边嚷道:“底下太冷,睡不着。还是你这楼上好,不用开空调都这么温暖——不行,我要呆在你这儿。”
一般都是楼中楼,还统一装修,凭什么我这儿就温暖?况且,四壁皆空,素净无杂物,一如心房,何来暖意?莫非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心窃喜,一边告示:“私人角落,按小时收费。”并且跟他约法三章,互不干扰,相安无事。
他才不管呢,一会儿就长吁短叹喊空虚骂无聊。那确实,少小离家,出门在外,即使家有仙妻,美若嫦娥,如果长时间置之不理,怕也会毫不犹豫绝不后悔地奔月去——只可惜挺着大肚子,体重超标飞不起来。我恐吓他,这个时候不在孕妻身边,将来怕是儿子都不认。
不过,这是居委会的事,不归我管。只能去留由他,让爱做主。
但是他抱怨起工作来,就是我的职责范围了。好好一个土木工程的本科生、法学的硕士生,不做工程师,却甘为小秘,职业生涯堪虞。认真想想,走仕途是歪门斜道,做管理是胡说八道,专业技术才是硬道理。
正跟他认真做职业规划,他却伸了一个体操动作般标准的懒腰,说:“到点了,我们一起去吃饭吧。”
好吧!暖房原来是梦想的温床——躺着做做而已,无人愿意身体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