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be, or not to be.】

标签:
职业生涯规划哈姆雷特的烦恼人力资源低碳生活抉择职场蟋蟀杂谈 |
分类: 职场频道 |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活着,或者死去,这是个问题。)
瞧,人家王子尚且如此,不如意的事十之八九,甚至面临生死抉择,何况我们平民百姓呢?当然会经常遇到非此即彼的两难选择。小时候,老被逼问,爸爸好还是妈妈好?长大成人了,还被考验,先救老妈还是先救妻子?好不容易摆脱亲情纠缠,罢在面前的社会现实问题更加严峻,做还是不做?——简直没得选择,答案写在他人手中。
我的烦恼是,公司总部就要搬到上海了,随迁北上,还是就地拉倒,去,还是不去?这是个伤脑筋的大问题。
跟我前后脚进公司的员工亦颇有抱怨,大倒苦水,不知该如何是好。当初招聘的时候可没讲要搬去上海的呀,要不然谁愿做临时工?我只能边自我感叹边安慰他们:“职业规划不如企业变化,企业变化不如老板发话!”
可不是?老板呼来唤去,员工往东向西。什么叫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突然之间,我们成了同一棵大树上的猢狲,本以为可以安家落户,谁知却是过往寄居,倒悬着,人欲静而树不止,树一倒猢狲只能四散了。这就是现实。
去?几十岁高龄了,还独闯江湖,混迹上海滩,有这个勇气,还不如援助海地维和去,万一不幸牺牲了还能被追封为烈士,也是光荣;去上海打工,客死他乡,还不算公伤,到时叫谁收尸去?况且去了大上海,我算什么菜什么汤?不过是无名无姓,苍海一粟罢了。像我们这些小地方的乡下人,没见过世面,容易怯场,到了国际大都市,虽不致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也是林黛玉进了荣国府,步步小心,句句当心。那些需得仰视的国际人才,都是些鼻孔朝天,头上长角的外星另类吧,我跟他们根本不在同一个水平线上。
再说,我们去上海干嘛?给我工资加一万块钱,还不抵生活成本和精神损失费——我该如何想念我的书我的音响我的布艺沙发还有我的周末球赛?我本来是个有家无室的人,一个人独享套房,现在却要去住单身公寓,集体宿舍,从此一切从简,吃斋念佛,过低碳生活。别人是少小离家老大回,而我,老大离家,无法再回了。
不去?留在厦门做小秘,有名无份,讨人嫌。虽然老板初步答应我可以留在厦门公司,但是留在综合部管人事与行政,当爹又当妈,那可真是病了,而且病得不轻——做人事已经跟幼儿园阿舅般絮絮叨叨,再做行政就成了闲人马大姐神神叨叨了。这就是留下来的后遗症,是绝症,真令人绝望。
所以,留在厦门只有一种结果,走人!跟现在辞职有什么区别呢?只是,又要见一大堆外行的脸色,回答一大堆没有新意的考古题,跟菜市场似的讨价还价,跟摆地摊似的挑三拣四,然后还是前途未卜,一不小心就上了贼船,想跳都来不及。
蓦然发现,找工作跟买彩票一样,完全靠运气,结果,绝大部分空欢喜一场。我原本以为,找到这家上市公司,中国地产百强企业,怎么也算是中彩了,虽然是小奖,谁知竟是一张无法承兑的支票。
罢了,或许去上海也是一种安身之计,留厦门不过是权宜之策,而离职找工作,只能是无奈之举。
总之,一颗红心,三种准备。原来,职业生涯的路没有一条可以直达,都是十字路口,让人踯躅徘徊,左右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