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红学”业余会员眼中的新版《红楼梦》】

标签:
电视剧新版《红楼梦》李少红贾宝玉林黛玉凤姐红学抹额妆娱乐 |
分类: 电影频道 |
我这“爱红”的毛病自小带来,素以“红学”业余会员自居——因为我从未正经研究过《红楼梦》,惟一的优势是,我实在读过太多遍了,对其中的人物关系,比对自家亲戚还熟,对他们的故事情节,比对自己的事还清楚。
所以,我对新版电视剧《红楼梦》的评价,完全忠实于原著——我甚至未看过被奉为经典的87版,不存在先入为主。
导演
由执导过《大明宫词》、《橘子红了》等电视剧的李少红来导演新版《红楼梦》,也算合适不过。可惜由于临危受命,仓促上阵,面对这样一部鸿篇巨著与投资规模,她明显感受到压力,看得出是被命题。另外,因为想照顾到80、90后人群,采用快进剪辑、舞台造型、人声配乐等电影惯用的手法与语言,让电视观众无法适应,一时之间,板砖横飞,褒贬不一。
编剧
剧本,一剧之本。这一次,李少红突发奇想,请了8个“80后”做编剧,包括青枚、张天然、张珊珊、顾小白、董友竹、李雪、刘跃、胡楠等。这些尚在看儿童读物,顶多是网络小说的小年轻,根本不懂古典名著,又怎能改编呢?顾小白承认编剧时只看过两三遍,张天然也坦言不知道结局是高鄂续的,甚至说出“红楼里的男人不是基佬就是色鬼”这样不负责任的话。也难怪史上最轻松的改编由此诞生——对白一字未改,再拣几件大家耳熟能详的事情,过程由旁白交待,电视剧成了“说”书。
演员
事后,红楼选秀被证明是一个闹剧,完全与角色不符。惟一的好处就是更年轻更新鲜。
贾宝玉:幸好没有用馒头似的白白胖胖的痴型婴儿来演小宝玉,可爱中透出机灵与顽劣。可惜台词功夫太差,跟呀呀学语的婴儿般,不求甚解,只是用力,每回都跟吵架似的。
林黛玉:审美的标准变了吗?包子脸加婴儿肥,双下巴都快出来了,这么圆润,怎么超逸脱俗?而她掐宝玉时,下手那个快、准、狠,还真看不出“娇袭一身之病”。说话总是慢条斯理,要打腹稿似的,全然没了伶牙俐齿的风采。
薛宝钗:我同意导演说的,大脸很难看,小一点好上镜,但偏偏还要用字幕特别交待她是“脸若银盆”,实在无法自圆其说。脸上反倒有股子俊秀灵气,实在不像贞静冷漠的人。
风姐:年龄是算对了,二十岁左右的年轻媳妇,跟一群小姐不差什么。大概受了书中“丹唇未启笑先闻”一句的影响,每次说话都忍不住要先哈哈大笑一阵——简直发了神经!
贾元春:现在随便一个老板,找小三都要年轻漂亮的,也不知她又胖又丑一大把年纪,凭什么在后宫佳丽三千中脱颖而出晋升为贵妃,难道皇上有恋母情结?——还只是个保姆。
秦可卿:字“兼美”,意思是兼有林黛玉与薛宝钗之美,那是怎样一种惊世骇俗的美?可惜我们无缘得见,只看到一个浓妆艳抹的坐台小姐,媚眼乱抛,男女老少通吃,最后“淫丧天香楼”。
史湘云:本来好好一个活泼可爱又勤劳善良的大小姐,又具有时尚的中性美,却硬是被改造成一名村姑——充满乡土气息。
妙玉:这样一朵人间富贵大红花戴在头上,还说是出家人,骗谁呢?
迎春、探春、惜春:谁能分辨得出她们的模样,重重有赏——“火眼金睛”奖。
晴雯:丫环就是丫环,即使眉眼长得像林黛玉,还是不能太漂亮,免得抢了小姐们的风头。最夸张的是,把枪药当饭吃了,说话这么大火气,不怕整个荣国府都知道?
袭人:这姐弟恋也太过了,非得扮成母子状,给人不伦之感。
王夫人:我的老奶奶,宝玉是不是你亲生的?如果是,应该算是高龄产妇吧,才会老得那么快,都快赶上贾母了。也难怪宝玉会跟她有代沟。
其他闲杂人等,恕不一一而足。只是一件,演到32集之后,忽然集体换人,就像原著读到八十回后,感觉就不对了,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续集——狗尾续貂罢了。
服装造型
新版《红楼梦》最为人病垢的,就是其服装造型。自从好莱坞华丽转身后,叶锦添的服装造型设计愈发大胆起来,几乎到了不管不顾的地步。像这样铜钱一般的抹额妆,也太过舞台风格戏剧化了,好像是昆曲或折子戏中的人物,实在让观众触目惊心。官方的解释是,那个时候的贵族就是这等妆容——我没研究过,也不懂得什么贵族,反正太太媳妇打扮成这样,倒像是花为媒中唱戏的婆子;而年轻小姐弄成那样,圈圈圆圆,勾勾绊绊,怎么也单纯不起来,竟是早熟了。
音乐
不知道是不是受了最近广为流行的原生态影响,本剧的配乐也不再通俗,加入了大量的戏曲念唱、人的笑语声息,闪闪烁烁,飘飘渺渺,意在创造天籁、空灵的梦幻空间和纠结、幽柔的女性心理。可是,有时候音效太突然了,听了要人命哪,实在太诡异太恐怖了!最遗憾的是,这么多红楼曲子,竟没有一首可以传唱的。
摄影,美术……不说了,我只是个业余会员,满纸荒唐言,谁有功夫听我瞎扯。还是让“红学”专家评说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