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挑战麦克风”,到底挑战什么?】

(2009-10-08 14:06:24)
标签:

挑战麦克风

林军

张晓敏

张校长

黄雅莉

分类: 音乐频道

【“挑战麦克风”,到底挑战什么?】

 

湖南卫视的全民娱乐节目、国庆特别策划——“挑战麦克风”平民歌王总决赛,昨晚终于落下帷幕,“胖老虎”林军在各类门派、各路英雄中突围而出,挑战成功。

虽然也是比赛节目,但是与“超女”、“快男”的选秀不同,“挑战麦克风”更多的是一种全民参与节目,娱乐大众才是目的。所以,没有声势浩大的海选,自愿报名参加,我们甚至可以现场听到五音不全者跑调跑到青藏高原或死海里去了;没有目光如炬、耳朵似犬和嘴巴像刀一样的专业评委,只有躲在幕后、神秘莫测的Mr.Mic.——一台冷冰冰的机器,其标准就是原唱,而不是个人的风格与发挥,比赛没有悬念,只有结果;最主要的,比赛结束后没有排名,没有签约,没有星光大道和似锦前程,而是从哪里来回哪里去,该干嘛还干嘛,最多去美丽如画的巴厘岛度一次假,海边归来不看海,直面不再旖旎不再风光的现实生活。

那么,挑战麦克风到底挑战的是什么呢?

我不知道“挑战麦克风”的节目幕后到底是什么,作为每天直播的节目,或许当天可以在舞台上走场(尚不能称为彩排),或许歌单可以在机器中预设(要不然就无法解释每个挑战者都能挑到自己的拿手歌曲),但是,没有专业的训练、专家的指导和专门的排练,他们靠的完全是个人的天赋和特长——中国有天赋和特长的人可真多啊!他们要挑战的是现场参与者和电视机前观众的耳朵,也就是大众的审美,这其实比获得专家的认可更难,毕竟,少数是可以讨好的,而多数则必须能征服。于是,我们听到的是一种让自己感动的歌声,而不是比赛的歌声,没有修饰,没有真假转换,没有改编处理,只一种本能地、纯粹地让人感动的歌声。

我在想,这些人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一定因为这项天赋和特长而让自己与众不同,肯定是小范围正式与非正式表演的常客,必定是他们那边的知名人物。像“张校长”,那几句《我的太阳》和《今夜无人入睡》,估计早已让知道他的人惊为天人,不管是不是唱得地道,那样的音域,唱起来还能脸不红、气不喘、脖子不粗、青筋不露,对于普通听众,就是专业和大师。这样的人,除了这个,但觉身无长物,因此也是“天生丽质难自弃”吧?所以他们想把这一天赋和特长发挥极致,所以才报名参加“挑战麦克风”,毕竟,在电视台,在演播大厅,在专业灯光音响下演唱是不一样的。或许,他们还想证明自己不比专业歌手差,挑战所谓的明星,不知道黄雅莉等一帮明星队长在现场听了是不是如坐针砧、冷汗涔涔——如果不是有化妆,想必已露出汗颜,不过,危机感肯定是有的,幸好不是同行。

可是明星是需是明星天赋的,比如长相,比如性格,比如际遇。像“张校长”那样站在台上连脸部表情都一动不动的人,再会唱,也不可能成为明星的,因为明星需要先会“演”再会“唱”。尽管我认为林军的形象足够高大,张晓敏的形象至少比韩红好,表演起来也似模似样,很有范儿,唱功更是了得。可惜太迟了,他们的成名的际遇太晚,或许一开始走的就不是成名的道路,要想改行改道谈何容易?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可是辛辛苦苦也不一定能成功——这就是命运的不公平。所以在他们对麦克风挑战成功后,算是在人民面前露了脸,要么继续挑战直到出现转机,要么回来到原来的生活做回自己,才是对他们最大的挑战。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既然已经迟了,要么就拔腿赶上,要么就抽身离去,千万别白天做“明星梦”,乱了心,还乱了生活,挑战麦克风,不小心将自己挑落马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