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心武反《红楼梦》的官方观点
(2010-08-15 07:21:42)
标签:
《红楼梦》红学新版刘心武杂谈 |
分类: 红学 |
刘心武反《红楼梦》的官方观点
新版《红楼梦》出炉,刘心武还没有看到,就又说话了,他反对。
刘心武没有看新版,应该缄默其口,但为了自己的新书,先吐为快,不得不反对。
其实,刘心武反对新版,是可以预料的。五月份,刘心武还在“百家讲坛”大讲高鹗怎么怎么不好,而紧接着的新版《红楼梦》却按后四十回拍了,按“不好的”拍了;刘心武心力交瘁、谆谆善诱地在中央电视台探佚后四十回的内容,讲真故事,却被新版不屑一顾,好伤面子。新版《红楼梦》简直是对刘心武的一记耳光,并且在时间排序上讲可以说耳光闪亮。
刘心武反对后四十回,这是众所周知的。只是反对后四十回,他依然没有新手段和新说辞。依然是说,后四十回是闹剧。
新红学的祖师爷胡适、俞平伯都说高鹗的后四十回保持了悲剧的结局,这是高鹗的一大功劳,在刘心武笔下怎么成闹剧或喜剧了呢!高鹗反而一无是处了呢?按周汝昌的说法,刘心武是考证与索隐的新结合,刘心武既算文学考证派,新索隐,怎么连自己祖师爷的观点都不管。刘心武自认在周汝昌门下,周汝昌又自我标榜是胡适的真传弟子,怎么爱讲门派的人内部先乱起来了。
刘心武的还有一个观点就是,新版这个样拍,是官方观点。看来,新中国前三十年一直不吃香、被批臭的胡适、俞平伯,今天都成了官方的代表。我们想问,胡适在解放以后什么时候代表过官方观点?
刘心武是反官方的。这年头,乾坤倒转,反官方能上中央电视台,一上就是几十次。官方观点,不管是官方的学者,还是官方的新版,反而上不了中央电视台。
刘心武反不反官方暂且不说,但刘心武却要把自己打扮成反官方的民间人士——文化斗士,确是不错的。按刘心武的逻辑,刘心武是“官方文学史”中《班主任》的作者,刘心武是“官方杂志”《人民文学》的前主编,是“官方”退休的局级干部,这样的刘心武是民间人士、草根阶层?天知道!再接着问,“中央电视台”是“民间”?
中央电视台连续几十次播刘心武的探佚,不是官方观点?为什么这年头,中央电视台的观点成了民间观点,而一直被中央电视台不屑一顾的官方观点,反而不能露头,连辩论的权力也没有?究竟谁是被压抑的民间观点?
红学界从来没有谁敢说自己是官方的代表,进而要求上电视台宣传官方观点的。相信党中央、中央政府也没有钦定过哪些观点属于“四项基本原则”,谁是代理人等等。红学界内部,哪怕是其中任何一个观点——如曹雪芹的生年等,也是聚讼纷纭的,没有什么内部统一、一致对外的观点。红学里很热闹,大家要争的是个“理”,而不是什么“官”。
把自己要反对的观点,一股脑地说是官方观点,激起民间的不满反抗情绪,把红学界和红学家变成出气筒,这是刘心武搅浑论坛、浑水摸鱼的战法。接着说自己受压制,被排斥,大打悲情牌,给人造成赞成刘心武就是同情弱者的心理暗示。否则就是铁石心肠、甚至落井下石。市场牟利这一套,刘心武挺拿手的。
刘心武一直很谦虚,什么自己的观点只是一个人在书房里的感想啊,什么读者可能比他解读的更好啊,什么我像“苔米”小啊,什么“不取苟同、多歧为贵”啊,等等。既然是多歧为贵,为什么不分青红皂白地将不同于自己观点的人,都宣布为高高在上、冷峻吓人的官方呢?这种战法,也太下作了。
当然,中央电视台选谁上百家讲坛,别人无权干涉。只是,刘心武得了便宜还卖乖,官方的中央电视台刚刚支持过自己的连篇累牍,怎么就又反起官方了呢!
附录:刘心武批评李少红:《红楼梦》不能这样拍
上海书展昨天进入第三天,各项活动也越来越精彩。68岁的老作家刘心武,上午冒着酷暑携《命中相遇——刘心武话里有画》出现在展厅,举行新书首发签售,下午又赶往上海图书馆,进行“文学之路、生命启悟”演讲。对于不久前引起争议的李少红版《红楼梦》(旧版 新版) ,刘心武毫不客气地进行了批评——《红楼梦》不能这样拍,我不能接受这样的结局。
不能接受这样的结局
刘心武研究《红楼梦》已经十多年了,出版了不少研究专著,并在“百家讲坛”上讲《红楼梦》,深受观众的喜欢,他一出场,就有观众问他对李少红版电视剧《红楼梦》的看法。刘心武坦言,由于北京电视台还没有播出,所以他还没来得及看,但从网上已经看到了对电视剧的许多争议和批评意见。“我觉得,李少红过分听从红学权威的意见,把120回作为原著,把贾家官复原职拍出来,把它变成了一出喜剧,这样的结局是我不能接受的”。
曹雪芹的80回才是经典
研究红学那么多年,在刘心武心目中,曹雪芹的《红楼梦》一直就是一出大悲剧。“现在我们所看到的120回《红楼梦》,前80回大体是曹雪芹写的,是原著,堪称经典;后40回则是高鹗续写的,高鹗所续的后40回不是经典。1987年王扶林执导的《红楼梦》,编剧大体持这样的观点,认为前80回是经典,要尊重,高鹗续的后40回非经典,可以抛开。当时就没有照高续那样,去拍什么“沐皇恩”、“复世职”、“延世泽”,而是根据当时掌握的探佚成果,努力复原曹雪芹的原意,尽管不是很成功,却坚决保持了大悲剧的结局,体现出对曹雪芹及其笔下文字的最大尊重。”
导演太听从红学权威
刘心武认为,造成《红楼梦》喜剧结局的,是电视剧的顾问——那些官方红学权威,因为他们认为这才是尊重原著精神。“官方红学权威认为,120回的《红楼梦》是经典,在他们眼中,只有他们以庚辰本为前80回底本的那个交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120回本子才是正宗,才算‘原著’。新版《红楼梦》的投资方请到他们做顾问,指定必须按他们校订的那个本子去拍。李少红只是投资方雇用的一个导演,她只能按官方红学权威的指令去拍,结果拍成了今天大家看到的这个样子。”
(新闻晨报)
刘心武痛批新《红楼》太喜剧 称欲拍“真故事”
|
2010年08月14日 09:19:52 来源: 京华时报 |
昨天,作家刘心武携新书《命中相遇——刘心武话里有画》亮相上海书展。首发式上,对于正在各地上演的新版电视剧《红楼梦》,刘心武表示,他不能接受导演将原本是悲剧的《红楼梦》拍成了喜剧。 《命中相遇——刘心武话里有画》分为“十二幅画”与“记忆中的雨丝风片”。其中,收入书中的十二幅画是刘心武这些年创作的,以水彩画居多。文章均为刘心武亲历的当代文坛的种种回忆和深刻思考,其中讲述了与王小波、吴祖光、孙炳文、李子云、周汝昌、陈荒煤等文化名人的交往,并回忆了自己写《班主任》的前前后后等。首发式上,刘心武表示,这些年回忆往事总觉得有话要说,就断断续续把能想起来的片段写出来,可以说该书收录了他六十多年的人生感悟。 刘心武说,因为揭秘《红楼梦》,许多读者误以为他就一个红学家,但实际上自己并不只研究“红学”,只是“红学”这棵树遮蔽了小说、随笔、建筑评论这三棵树。此次推出随笔意在让大家知道除了研究《红楼梦》外,他还在写随笔等文章。刘心武表示,研究《红楼梦》这么多年,他最喜欢的红楼人物是妙玉,认为妙玉在孤僻的性格深处有一种对他人的关怀与献身精神。刘心武说,他研究《红楼梦》最大的收获是,体验并学习前辈作家学习用方块字写小说的奥秘。据称,刘心武本月底还要推出一部关于红学的著作。 对于正在各地播出的新版电视剧《红楼梦》,刘心武说:“我还没有看到新版《红楼梦》电视剧,但从各方的新闻报道和网上流传的片段来看,觉得李少红用高鹗或无名氏续写的版本做原著,这是我不能接受的。因为我个人觉得,曹雪芹写的前八十回是经典,后四十回他人续写的就不能算作经典,可以忽略。我相信曹雪芹笔下的《红楼梦》是个大悲剧,而不会是新版电视剧中所呈现出的喜剧色彩。” 与此同时,刘心武也赞成李少红的尝试:“我们要允许有新的拍法,要允许失败,要允许尝试者解释、辩护。”另据刘心武透露,有家影视公司已经跟他签约,买下了他的《〈红楼梦〉八十回后真故事》的电视连续剧改编权,打算在五至八年的时间里拍成一部电视连续剧。 在早前的某次红学研讨会上,有红学界人士指刘心武此前出版的《〈红楼梦〉八十回后真故事》等著作在引用其他专家的观点时,并没有在书中加注以作说明,认为刘心武的研究不符合学术规范。对此,刘心武表示认可,他说由于考虑到这本书是给普通读者阅读的普及本,就忽略了这个细节,倘若以后作为学术专著出版,则会一一加注说明。(记者卜昌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