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鸡对鸭讲

(2010-07-25 18:19:48)
标签:

红学

大象

研究者

瞎子

宝玉

杂谈

分类: 红学

 

在红学中,研究者之间,爱好者之间,专业研究者和业余研究者之间,有许多时候是不可沟通的,经常发生鸡对鸭讲的事情。

总有一种愿望就是,迟早有一天能相互之间听懂。

但这只是幻想。

《红楼梦》中,互相听不懂现象就比比皆是。袭人不懂宝玉的话,认为他疯疯癫癫的,说疯话痴话;尤氏也听不懂宝玉的话,只是觉得宝玉天天对鱼讲话不操心人事;傅试家的两个老婆子也听不懂宝玉的话,只觉得这位哥儿天天呜呜哝哝的没有刚性,薛蟠也听不懂贾宝玉的话,人家交换汗巾子的低语他偏偏认为是人家在偷情……这里有人性的深浅、趣味的雅俗之别。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像薛宝钗那样,听懂了宝玉的话,但不认可他的话,于是又听不懂了。贾宝玉为探春远嫁悲哀,唉声叹气,薛宝钗厉声呵斥:难道自己的姐妹也要陪你一辈子不成!贾宝玉无意仕途,薛宝钗知道但依然大声质问:一个男人来世间走一遭,不光宗耀祖干什么?对得起谁!

贾宝玉并非听不懂其他人,比如父亲贾政的话,也是听懂了,不认可。于是就又听不懂了。那些峨冠博带、为官做宰的人,贾政认为很风光,宝玉觉得浊臭逼人,贾政认为吃俸禄很光荣很功德,宝玉认为是禄蠹硕鼠,相互之间听不懂。

和宝玉在上述方面有共同见解的林黛玉,之间可以听懂吧!慢着,也有不懂的时候。宝玉非林黛玉不娶不可,这个心声林黛玉未必能听懂。其实,林黛玉听懂了,也不能完全相信,一直在狐疑。即便是同一条心的恋人,也有只懂自己的心而不懂别人的心的时候。

生活里,大多数时候,之间相互听懂了也是白搭。比如说,有人批评学术界里有些人的研究是低级的重复劳动,他听懂了却不明白。他抓住了象腿,像瞎子一样说大象就是一根柱子。你说他瞎子,他说你骂人。别人说你这样宣传自己的观点很丢人,他说你没有权利阻止我上中央电视台。我不管你们雨点般的批评得对不对,只说我被群殴了、很悲情。是非是明摆的,但我今天偏偏不论是非。互相之间,越来越听不懂、莫名其妙。

有半途围观的,听得其中的一两句,于是加入争吵,将往日积压在胸中的郁郁之气排泄通脱一下,只为解恨,乱嚷一顿,丢下谁也不懂的话走了。于是,大家越来越听不懂、莫名其妙。

我终于知道,有些时候,为什么一些人不愿意和另外的人碰在一起,因为所谓不同观点之间的辩论只会是鸡对鸭讲,也不存在要辩论的问题。比如,有人说大象不是一把扇子,他摸着大象的耳朵说:我有证据大象是把扇子。这就是我们之间常常发生的争论。围观者在人墙之外,看不见大象全身只看到它高高举起的鼻子,说:都是一群饭桶,睁眼说瞎话,大象明明是一条蛇。一群说大象是扇子的人,和一群说大象是蛇的人,发生了争论——自诩为这是学术争论。

因为基本上能看到相互不懂背后的真正原因所以不必悲观:就像贾宝玉和薛宝钗之间不能调和,他们各自的人生信念不同——各行其道、我行我素。有的人根本就没有信念,只有如何吃下一顿饭的行动指南。你没有提供吃饭指南,所以他说研究红学有什么用!他们当然有理由洋洋得意,“我过得比你好”。其实,骂吃红学饭的人都吃得比较好,只是没有兼济天下的胸怀而已。宝玉假如操心吃饭的事,一定会选宝钗的(可以传宗接代、相夫教子),一定会去科举的(可以延续富贵),一定会去夤缘达官贵人的(可以纵横人间)。只有那样才能真正夺了红学饭碗,因为那样就没有《红楼梦》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新版后10集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