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部分在京红学家聚会黄叶村,在曹雪芹纪念馆茶话新春。
黄叶村,据说是曹雪芹晚年著书的地方。曹雪芹究竟是哪一年搬到这里的,究竟是哪十年完成《红楼梦》的,都未知其详。但,可以确定的是,曹雪芹生在十八世纪的中国,居住在北京,花十年时间完成了文学巨著。
六十年代,也许五十年代就开始了,这里渐渐流传关于曹雪芹的故事。一些红学家开始记载,一些传说开始有影有风,一些故事开始成为佳话。那个仅存在于书本上的,那个仅存于诗句中的、飘渺的曹雪芹开始显身。
山外面,越过香山,就是白家疃。据说曹雪芹死于此处。白家疃也有关于曹雪芹的传说。赤飞,是生于白家疃长于白家疃的学者,他已有两部关于《红楼梦》的著作,大家可以通过他的著作,了解曹雪芹与白家疃的关系。
有学者不同意曹雪芹晚年停留黄叶村的说法,并且据理力争。但是,关于曹雪芹在香山地区的传说,已经成为当地文化的一部分。
或者说,六十年代关于曹雪芹生平活动的实地调查,促成了传说的形成。即便是杜撰与编造,它也业已成为人们精神生活的一部分。信不信,都没关系。因为,确实有一个曹雪芹,确实是那个叫曹雪芹的人,完成了《红楼梦》,人们仰慕这个人,以这个伟人为荣,这就足够了。
俞平伯曾有《红楼飘渺歌》:“补天虚愿恨悠悠,磨灭流传总未酬。毕竟书成还是否,敢将此意问曹侯。”
参加这次活动的一些学者,认为应该在北京为曹雪芹找一个家。
大家对北京市政府不满,他们过于轻慢曹雪芹,他们太把曹雪芹不当回事。总之,曹雪芹的事,没有做大。曹雪芹只是一个文学家,而文学在经济中心的时代,当然边缘。一般人不把曹雪芹当回事,无可指责,一个政府,看不到曹雪芹,则是缺乏远见的。是的,曹雪芹是谁的儿子,曹雪芹生卒年,曹雪芹写作《红楼梦》的具体时间地点,都是未知的;但曹雪芹属于北京,属于伟大的作家,他的意义超越了文学,则是肯定的。
参加座谈的有李希凡、胡文彬、蔡义江、吕启祥(夫妇)、陈曦钟、张俊、杜春耕、张书才、王湜华(夫妇)、沈治钧、孙玉明、孙伟科、曹立波、李明新、段江丽、张云、黄亦功等。
晚餐与海淀区的红学家赤飞(满族)一起在清华西门吃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