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海牙、阿姆斯特丹看伦勃朗和维米尔
标签:
杂谈 |
莱茵独语:每到一座欧洲城市,宁可不看景点都要去当地美术馆或博物馆。有时碰巧馆内名画转馆或闭馆不展,只好自认倒霉。去年夏去布鲁塞尔,本打算看鲁本斯作品——据说是欧洲除卢浮宫外收藏最完善的,无奈又碰到鲁本斯馆闭馆。此次去比利时、荷兰,参观了安特卫普鲁本斯故居(市立博物馆)、海牙毛里兹豪斯皇家博物馆(Maurituis Musenm)以收藏伦勃朗“解剖课”和维米尔名作“戴珍珠耳环的少女”著名。
阿姆斯特丹国家博物馆(Rijk Museum)收藏伦勃朗“夜巡”,维米尔“倒牛奶少女”。
因时间关系,这次没有去凡高美术馆。在短短两日,看到那么多世界名画,可谓“视觉大餐”。带些照片回来,供爱我的博友们分享。
伦勃朗生于荷兰莱顿,(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 1606年7月15日 - 1669年10月4日)是欧洲17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他的父亲是磨坊主,母亲是面包师的女儿,他们共有九个孩子。
伦勃朗14岁进莱顿大学;17岁去阿姆斯特丹学画;1627年21岁已基本掌握油画、素描和蚀刻画的技巧并发展了自己的风格,回家乡自己开画室招徒作画,期间画了许多自画像;1631年离开莱顿去阿姆斯特丹,30年代就成为阿姆斯特丹的主要肖像画家。他的肖像画风格人物安排具有戏剧性,深深打动人心,他以神话和宗教故事为题材的作品供不应求。他对戏剧很感兴趣,经常利用如同舞台高光的亮色描绘在阴暗背景下的人物。50年代后,他的画更为宽阔有力,利用迭色使画面更加有立体感。
杨斯蒂尔比伦勃朗略晚,也是荷兰画派著名领军人物。除他外还有凡戴克,均为我喜欢的荷兰画家。下图描写的是代尔夫特一户殷实人家门口,一位穷女人带着她的儿子央求富商,而富商的女儿在一边冷默地看着,另一旁是穷女人的儿子怀着期待看着富商,希望他能够答应其母亲的要求。因博物馆不让照相,所以在博物馆的书店拍着这幅画。
伦勃朗和他妻子生有4个孩子,只有最小的存活,他妻子在生最小的孩子后不久去世,他和女仆住一起,女仆为他生了个女儿,为此受到教会谴责为“罪恶的生活”。
伦勃朗一生留下600多幅油画,300多幅蚀版画和2000多幅素描,几乎画了100多幅自画像,而且几乎他所有的家人都在他的画中出现过。伦勃朗最有名的是《夜巡》(Night Watch)现存荷兰阿姆斯特丹国家博物馆,2006年是伦勃朗诞生400周年,该院举行400周年庆祝活动,展览直到今日还在展出。
17世纪的荷兰,当时的绘画主要是为市井阶层做肖像画,故而雇主的满意与否是一个画家成功的关键。伦勃朗早年得志,他的画在荷兰十分受欢迎,起初生活十分优越。伦勃朗的妻子是个没落贵族的女儿,为了维持家庭的体面,伦勃朗购买了一幢很大的房子,也供着妻子几个兄弟无度的挥霍。
“夜巡”(Night Watch)
《夜巡》被民兵们带回后,因太大无法挂在门厅,就自行把周遍裁掉,使整幅画丧失了原有的平衡。挂这幅画的大厅又是烧泥炭明火取暖,泥炭的灰在画上落了厚厚一层,使得画面色彩黯淡,以至18世纪的人认为这个原本为白天的场景是在夜晚进行的,从而取名《夜巡》。现在这幅画在阿姆斯特丹国家博物馆有着自己独立的房间,当我们凝视它的时候,仿佛感到画布上有生命在流动...
参考阅读:代尔夫特兰

加载中…